武王祭文王之樂章。
有來雝雝,(一)來這兒,安安靜靜,
至止肅肅。到這兒,恭恭敬敬。
相維辟公,(二)諸侯們助祭在廟堂,
天子穆穆。(三)天子的儀態(tài)美好、端莊。
於薦廣牡,(四)獻上肥大的牛羊,
相予肆祀。(五)助我把祭饌來陳上。
假哉皇考!(六)偉大啊,我的父皇,
綏予孝子。(七)安撫我,叫我莫彷徨。
宣哲維人,(八)聰明智慧的偉人,
文武維后。(九)能文能武的君王。
燕及皇天,(十)安定了皇家的天下,
克昌厥后。能使子孫皆興旺。
綏我眉壽,保佑我的壽命長,
介以繁祉。(十一)賜的福祿有多樣。
既右烈考,(十二)既拜勸我父周文王,
亦右文母。也拜勸我的太姒娘。
注釋
(一)鄭玄:“雝雝,和也。肅肅,敬也。有是來時雝雝然,既至止而肅肅然者。”
(二)朱熹:“相,助祭也。辟公,諸侯也。”
(三)嚴粲:“王氏曰:穆穆,敬和也。……是時天子之容,穆穆然敬而和。”
(四)陳奐:“於,讀如字。”
毛亨:“廣,大也。”
朱熹:“廣牡,大牲也。”
(五)朱熹:“肆,陳。”
鄭玄:“又助我陳祭祀之饌。”
(六)朱熹:“假,大。皇考,文王也。”
(七)陳奐:“綏,讀以綏后祿之綏。綏,安也。”
(八)馬瑞辰:“按宣哲與文武對舉。二字平列。朱子《集傳》訓(xùn)宣為通,哲為知,是也。宣之言顯。顯,明也。宣哲,猶言明哲也。”
(九)朱熹:“此美文王之德,宣哲則盡人之道,文武則備君之德。”
(十)毛亨:“燕,安也。”
朱熹:“故能安人以及于天。而克昌其后嗣也。”
(十一)鄭玄:“繁,多也。……又能昌大其子孫,安助之以考壽,與多福祿。”
(十二)馬瑞辰:“按《周禮·大祝》:‘以享右祭祀。’鄭注:右讀為侑。侑勸尸食而拜。此詩右亦當讀為侑勸之侑。……且詩以烈考與文母對舉,文母為大姒,則烈考為文王無疑。”
鄭玄:“烈,光也。……光明之考與文德之母。”
注音
雝yong雍辟bi璧於wu烏假ge格繁fan凡
上一篇:《雍》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魚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