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春申君列傳第十八·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于秦[1],秦留之數年。》鑒賞
楚頃襄王病,太子不得歸。而楚太子與秦相應侯善[2],于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應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歸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國無窮[3],是親與國而得儲萬乘也[4]。若不歸,則咸陽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5],必不事秦。夫失與國而絕萬乘之和,非計也。愿相國孰慮之[6]。”應侯以聞秦王[7]。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問楚王之疾[8],返而后圖之。”黃歇為楚太子計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憂之甚。而陽文君子二人在中[9],王若卒大命[10],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后,太子不得奉宗廟矣。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11],以死當之。”楚太子因變衣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關[12],而黃歇守舍,常為謝病[13]。度太子已遠,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愿賜死。”昭王大怒,欲聽其自殺也。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14],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歸之,以親楚。”秦因遣黃歇。
歇至楚三月,楚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后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15],其事急,請以為郡便[16]。”因并獻淮北十二縣,請封于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17],以自為都邑。
【段意】 寫黃歇與太子完入質于秦時,說服秦相并不顧個人安危私遣太子完返楚。太子立,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其中說應侯、說太子,表現其智辯;私遣太子而自留秦,表現其膽識,這就刻畫出春申君機敏深沉、卓有才干、果敢有為的基本性格。
注釋
[1]入質于秦:到秦國來作人質。 [2]應侯:范雎。因食邑于應(今河南寶豐南),故稱。參見《范雎蔡澤列傳》。[3]重:厚。謂忠誠。德:感戴。作動詞用。[4]儲:備,存。萬乘:指萬乘之君。此句謂熊完如得回楚國,今后會立為楚王,他對秦國一定忠誠小心,而對你這個秦相更是感恩戴德。這樣作,既表現了對盟國的親近,又等于儲備了一個萬乘之君的朋友在那里。[5]更:改。[6]孰:通“熟”。仔細。[7]以聞:把……告訴……聽。[8]傅:師傅、輔佐。指黃歇。[9]陽文君:楚頃襄王弟。中:宮中。[10]卒大命:即死的婉辭。[11]止:留。[12]御:趕車。這句謂太子完改變衣著,裝成是為楚國使臣趕車的人混出了秦國關口。[13]謝病:借有病謝絕賓客。[14]出身:獻身。徇:通“殉”。[15]邊齊:鄰近齊國界。[16]請以為郡便:請改為郡來治理才方便。[17]城:筑城。作動詞用。吳墟:舊時吳國都城,為勾踐滅吳時所毀,故稱。在今江蘇蘇州。
上一篇:《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魏安釐王二十年[1],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2],又進兵圍邯鄲.》鑒賞
下一篇:《史記·樂毅列傳第二十·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