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欒布哭彭越》鑒賞
(節(jié)自 《季布欒布列傳》)
欒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①,嘗與布游。窮困,賃傭于齊,為酒人保②。數(shù)歲,彭越去之巨野中為盜,而布為人所略賣③,為奴于燕。為其家主報仇④,燕將臧荼舉以為都尉。臧荼后為燕王,以布為將。及臧荼反,漢擊燕,虜布。梁王彭越聞之,乃言上,請贖布以為梁大夫。
使于齊,未還,漢召彭越,責以謀反,夷三族。已而梟彭越頭于雒陽下,詔曰: “有敢收視者,輒捕之。” 布從齊還,奏事彭越頭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聞,上召布,罵曰: “若與彭越反邪? 吾禁人勿收,若獨祠而哭之,與越反明矣!”趣烹之⑤。方提趣湯,布顧曰: “愿一言而死。” 上曰: “何言?” 布曰: “方上之困于彭城,敗滎陽、成皋間,項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與漢合從苦楚也。當是之時,彭王一顧⑥,與楚則漢破,與漢而楚破。且垓下之會,微彭王,項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傳之萬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為反。反形未見,以苛小案誅滅之⑦,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請就烹!”于是上乃釋布罪,拜為都尉。
【譯文】 欒布是梁國人。當初,梁王彭越還是平民的時侯,常常與欒布一同交游。欒布家很貧窮,便去了齊國,在賣酒人家作雇傭。過了幾年,彭越到巨野澤中當了強盜,欒布被人拐賣到燕國做了一家人的奴隸。因欒布曾為他的主人報仇這一義舉,便被燕國的將軍臧荼提拔做了都尉。后來,臧荼做了燕王,便用欒布做了將軍。到了臧荼造反,漢王攻擊燕國,俘虜了欒布。梁王彭越聞聽了這件事,便向漢王進言,請求贖回欒布,并用他做了梁國的大夫。
后來,欒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齊國,還未回來,漢王召見彭越,指責他謀反,滅了他父系、母系、妻系三族。然后,又把彭越的頭掛在洛陽城樓上,并發(fā)出詔令道:“有膽敢去收尸或看顧的,立即逮捕他。” 欒布從齊國歸來,就在彭越的頭顱下面回奏了出使齊國之事,并拜祭了彭越而且痛哭了一場。官吏逮捕了欒布,并報知了漢高帝。漢高帝召見欒布并罵道: “你與彭越一同造反嗎?我已禁令人們不要收尸,唯獨你膽敢拜祭而且哭他,你與彭越一同謀反是明擺的了!” 立刻要烹殺欒布。正提欒布走向湯鑊的當兒,欒布回頭說: “請求說一句話再死。” 漢高帝說: “說什么?” 欒布說: “當初,皇上在彭城被困,在滎陽、成皋之間被打敗,項王之所以一時不能向西進展,只是因為彭越據(jù)守大梁等地,與漢王聯(lián)合起來使楚軍動彈不得。當時,彭越偏重在哪一邊,哪一邊就勝,他如助楚,漢就破滅; 他助漢,楚就滅亡。況且,垓下的會師,如沒有彭越助漢王,項王不會滅亡。現(xiàn)在天下安定了,彭越分了符節(jié)受了封地,也想子子孫孫萬世相傳。而今,陛下你僅僅為了到梁國征兵一事,彭越因病不能立即成行,而你就懷疑他謀反。謀反的行跡憑據(jù)沒抓到,就用繁瑣的細節(jié)作為證據(jù)殺滅他,我擔心那些有功之臣會人人自危的。現(xiàn)在彭越已經(jīng)死了,我活著還不如死了好,請把我烹了吧!” 于是,漢高帝就赦免了欒布的罪,并封他為都尉。
【鑒賞】 欒布 (?—前145),西漢梁(今河南商丘) 人,與彭越友善,彭越為梁王,任他為梁大夫。漢高祖殺彭越后,他奉使自齊還,哭祭彭越,為吏所捕。漢高祖釋其罪,任為都尉。本文通過欒布不顧被捕殺而哭祭彭越之舉,表現(xiàn)他的忠義、正直之風骨。
(一) 欒布投漢前。欒布,梁人,起初是彭越好友,一起游玩。彭越 (?—前196),漢初諸侯王。字仲,昌邑 (今山東金鄉(xiāng)西北) 人,常漁巨野澤中,秦末聚眾起兵。楚漢戰(zhàn)爭時,將兵三萬余歸劉邦,略定梁地 (今河南東南部),屢斷項羽糧道。不久,率兵助劉邦擊滅項羽于垓下 (今安徽靈璧南),封梁王。漢朝建立后,因被告發(fā)謀反,為劉邦所殺。欒布因窮困,為酒保。后又被賣到燕國為奴。再后在燕王臧荼下為將。漢擊燕,欒布被虜,為彭越所救,在梁為大夫。欒布與彭越,可謂是生死之交。
(二) 欒布哭彭越。漢高祖殺彭越之后,他出使齊國歸來,不顧被捕被殺,公然哭祭彭越。這惹怒了漢高祖,要烹殺他。他毫不畏懼,臨烹之前,歷數(shù)彭越對漢的大功勞,并指出彭越 “反形未見”,而漢高祖即 “以苛小案誅滅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義正詞嚴,揭穿了漢高祖誅殺功臣的險惡用心。從而,漢高祖無奈釋放他,拜為都尉。
文章突出欒布哭彭越事件,既寫出欒布重情重義,又展現(xiàn)了他不顧個人生死,直言犯上,為彭越鳴不平的耿介之風,事件雖小,但情義難得,令人感佩!
注釋
①家人: 沒有官職的平民。②為酒人保: 在賣酒的人家作雇傭。③略賣:被劫持出賣,也叫拐賣。④家主: 買他作奴的主人。⑤趣 (cu): 同 “促”,立即之意。⑥一顧: 照顧一邊。也就是偏重于哪一邊的意思。⑦苛小案: 用繁瑣細碎的情節(jié)作為定案的理由。
上一篇:《史記·項羽救趙領(lǐng)上將軍》鑒賞
下一篇:《史記·張廷尉公平執(zhí)法》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