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縝
范縝(450—約510),字子真,南朝齊梁時哲學家和無神論者。南鄉(今河南淅川南)人。出身寒微,先后仕齊、梁,任尚書殿中郎、尚書左丞等職。博通經史,尤精三《禮》(《儀禮》、《周禮》、《禮記》)。為人耿直,敢發高論。針對佛教的“神不滅”論而著《神滅論》,駁斥佛教教義,因被貶徙廣州。仍堅持無神論觀點,肯定形體是實在的,精神依附于形體,“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形是神的本體,神是形的作用,形神關系猶如刀刃和刀刃的鋒利的關系,“未聞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也。”《神滅論》從理論上駁斥佛教唯心主義,在中國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但他以為圣人和凡人的形體不同,圣人生來就是圣體,凡人生來就是凡體;圣體決定“圣人之神”,凡體決定“凡人之神”,又陷入了宿命論。有文集十五卷,已佚。
上一篇:孔稚珪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
下一篇:張融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