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語意超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陳去非(陳與義字去非),……詩為高宗所眷注,而詞亦佳。語意超絕,筆力排奡,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非溢美云。……其閩中《漁家傲》云:“今日山頭云欲舉(下略)。”又《虞美人》云:“吟詩日日待春風(下略)。”又《點絳唇》云:“愁無那(下略)。”又《南柯子》云:“闌干三面看晴空(下略)。”皆絕似坡仙語。(楊慎《詞品》卷四)
【詞例】
漁 家 傲
福建道中
陳與義
今日山頭云欲舉,青蛟素鳳移時舞。行到石橋聞細雨,聽還住,風吹卻過溪西去。我欲尋詩寬久旅,桃花落盡春無所。渺渺籃輿穿翠楚,悠然處,高林忽送黃鸝語。
【解析】“語意超絕”是指作品意境高遠,超絕常人,“筆力排奡”說筆力矯健,是以達之。(“排奡”乃矯健貌。)這是對作品風貌的一種概括說法。它往往通過作者構思、煉字、選詞、聯想等藝術手法來實現的。語意超絕的作品能給讀者一種新奇的美感,正如法國大文豪伏爾泰所說:“要用 ‘美’ 這個詞來稱呼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就需引起你的驚贊和快樂。”(見伏爾泰 《論美》)這也是我們在讀美的作品時感受,贊嘆作者語意超絕,發人所未發,給我們以美的欣喜快樂。
我們具體地來看陳與義的詩詞。陳與義是宋室南渡后的一大詩人。在靖康之難時,他自河南陳留南奔,經湖北、湖南,轉徒廣東、福建,最后到達臨安。空前的國難與輾轉流亡的生活,使他的詩風發生很大變化,使其情婉奇麗的風格加上悲壯沉郁的氣氛。他的名句:“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是宋高宗十分贊賞的,確實寫得清新脫俗,表達了書生襟懷。《漁家傲》 小令即是寫他在福建路上的所見所感。
此詞開頭二句寫他在高山中行路所見、云煙燎繞,如龍鳳飛舞。山間偶有細雨,仔細尋去,又在溪西了。在長久奔亡途中,作者欲覓詩句,其時桃花落盡已是春暮,已無從尋起、“籃輿”即四川滑桿,利于山路抬行。當作者在茂密青翠的山林中穿行時,悠然中從高處忽然送來黃鸝輕脆的叫聲,給旅途帶來生趣,希望,也給整個詩帶來奇趣,生機,使詞的結尾使人回味無窮。這首詞寫了作者在高山行路時的真切感受,作者矯健筆力婉轉、生動地通過幾個富有特征的意象表達出來,使讀者不禁贊賞其語意超絕,不同凡響。
此詞開首即直接從山頭云舉寫起,突如其來給人以非凡的氣勢。蘇軾在瓊崖山行時曾夢中得佳句:“千山動鱗甲。”由此寫出一篇好詩來,此詞首二句與東坡名句相類似。宋黃玉林 (花庵詞選編者) 云:“去非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可摩坡仙之壘。”(見清·張思巖輯《詞林紀事》卷八)坡仙指蘇東坡,指其語意超絕之詞可以追摹坡仙。楊慎同意這種看法,還舉了一些陳與義的詞中佳句,如《虞美人》: “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點絳唇》: “愁無那,短歌誰和風動梨花朵。”《南柯子》: “闌干三百看晴空,背插浮圖千尺冷煙中。”(“浮圖”即佛,此指佛造像,浮圖千尺在晴空冷煙之中,意境闊大,雄偉,確有坡仙氣勢。)楊慎認為這些例句都“絕似坡仙語”,讀者亦會首肯。
陳與義詞的語意超絕,就是在內容上雖不盡符合人們習以為常的常理、常情,藝術上也不用陳陳相因的構思與表現方法,而采取詩的表現方式,獨特而大膽,有作者自己的對生活美的獨特感受與發現,從而引導讀者與他共同享受他發現的美,得到讀者贊嘆、喜愛。
楊慎 《詞品》 卷四還引陳與義詠桂花詞一首,“黃山相倚,翠葆層層底。八月江南風兒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無住庵中新夢,一枝喚起幽禪。”
無住庵為陳與義晚年庵名。他曾題自己詞為 《無住詞》。桂花古稱木犀,苕溪漁隱曾說閩中最多,大樹往往在路旁,土人以其多而不貴其實秋花盛開時,清香殊可愛。陳與義上詞寫桂花樹與黃山相倚,如江南美女弄影山腰水尾,比喻新鮮可愛。下片恨人不識,詩人由此悟得禪機。
蘇東坡倅錢塘時八月十七日天竺送桂花分贈元素詩云:“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衲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此詩很贊賞桂花,原屬 “桂堂仙”,來自廣寒宮中,鷲峰、蟾窟有其光輝的歷史,其性耿介,清妍得到僧俗人等喜愛。陳與義桂花詞,也寫得簡潔生動,與坡仙詩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語意超絕,絕似坡仙語,良有以也。
上一篇:抒情類·類拈拈連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語意高雅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