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柴進》解說與賞析
小旋風柴進,在《水滸傳》中著墨并不多,其性格也沒有林沖、武松、李逵等人物鮮明。但是他出身顯貴,生活優裕,像他這樣的人被封建統治階級逼上了梁山,自然有著較為特殊的現實意義。再加上他對梁山的初創,與梁山英雄們所有的特殊關系,以及他在梁山上的地位,施耐庵都作了生動而又真實的描寫。所以在《水滸傳》英雄的畫廊里,柴進也是個頗有光彩的重要人物之一。尤其是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叛逆形象,在梁山英雄中,小旋風柴進是最為典型的。
柴進,“是大周柴世宗子孫”,由于他平生仗義疏財,所以被江湖好漢稱之謂柴大官人。他的祖先曾陳橋讓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賜他“誓書鐵券在家中”,“也是龍子龍孫”。尤其是在封建社會里,像他這樣的人,自然屬于封建統治階級里極為特殊的人物。他的地位雖然不及蔡京、高俅顯赫,但他有“誓書鐵券”在家,地方官吏也是不敢欺辱的。像柴進那樣出身與地位顯赫的人,多為土豪劣紳,甚至魚肉鄉里,稱霸一方。柴進不但不如此,而且還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去同情和資助弱者。江湖好漢石將軍石勇就這樣說過:“老爺天下只讓得兩個人,其余的都把來做腳底下的泥?!彼f的兩個人,一個是宋江,一個是柴進。石勇連當今皇帝趙官家也不放在眼里,卻對柴進推崇備至,這就充分說明了柴進與江湖好漢們的特殊關系。
更為可貴的是,柴進不但同情和資助江湖好漢,而且還利用他特殊的地位與官府抗衡。武松在家鄉打死了人,為了躲避官府的緝捕,長期躲避在柴進的莊園之中;林沖受佞臣賊子高俅的陷害,淪為“囚犯”,柴進不但接納,而且還待如上賓。不但如此,柴進還囑咐附近酒店,“如有配來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
豹子頭林沖是被流放的罪人,柴進不但不鄙視林沖,而且“滾鞍下馬”,“就草地上便拜”,并且還“攜手同行”。這對逆來順受的林沖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安慰與溫暖,對他風雪上梁山,柴進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旋風柴進不但同情與資助江湖好漢,而且對梁山泊根據地的建立也是起著關鍵作用的。在白衣秀士王倫上梁山泊之后,柴進常常資助于他,二人也常常有書信來往,梁山義士朱貴常說:“柴大官人自來與山上有恩?!笨墒钱敳襁M薦林沖上山入伙時,由于王倫嫉賢妒能,怕武藝高強的林沖威脅他的領袖地位,他不顧柴進的面皮,決定拒收林沖。杜遷認為若不收林沖,“怕柴大官人知道時見怪,顯得我們忘恩背義”。宋萬也說:“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這里做個頭領也好,不然見得我們無義氣?!绷荷讲慈活^領的話,充分說明了柴進與梁山義軍的特殊關系。從另一方面講柴進對梁山義軍也是倍加贊揚的,他這樣對林沖說道:“山東濟州管轄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里余,中間是宛子城,蓼兒洼?!薄熬奂甙税傩D羅,打家劫舍;多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災避難?!绷硪欢我源藖韯裾f林沖上梁山。柴進對梁山泊的資助與贊揚,并不是與王倫的私人關系所致,而是對梁山義軍的同情與支持。由于王倫視梁山為己有,排擠江湖好漢,林沖為了梁山事業順利發展,不得不火并了王倫。特別是在晁蓋做了梁山泊主時,柴進并沒有因與王倫的關系影響到與梁山義軍的關系,柴進不但沒有對林沖火并王倫感到不悅,恰恰相反,他與梁山義軍的友誼更加深厚了。這就充分說明柴進對梁山的同情與資助,并不是為了支持王倫個人,而是為了支持梁山敢于與封建統治階級干戈為敵的正義事業。柴進的如此作為,充分說明他是個封建統治階級中的叛逆者,也是他具有政治風度的生動體現。
柴進對封建統治階級有較為清醒的認識,但他也有局限,他認為“先朝所賜誓書鐵券”就是他與封建官府抗衡的“護身符”,由于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地富豪紳、大小官吏各自為政,他萬萬沒有想到他這“明明的條例”也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
小旋風柴進精明干練,他忠誠于梁山事業,又善于隨機應變,他竟在東京鬧市中用計麻翻了禁苑王值班,并穿上王值班的巾幘、衣服、鞋襪,機智地闖進了道君皇帝的看書之地——睿思殿。還在屏風中取下了 “御書四大寇”中宋江的名字。尤其是在征方臘時,他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打入了方臘軍中,并做了方臘的駙馬。由于柴進博得了方臘的信任,他了解到了“洞中內外備細”,才使梁山人馬殺入了方臘洞中,使梁山人馬取得了征討方臘戰役的勝利。但是征方臘之戰,梁山兄弟傷損嚴重,還朝受封時只余二十七人。由此可見,征討方臘的勝利之日,也是梁山義軍的毀滅之時。這大概是柴進所始料未及的。
在還朝受封時,柴進被封為“橫海軍滄州都統制”之職。在他上任不久,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的阮小七,因曾在方臘洞中穿上方臘的“赭黃袍、龍衣玉帶”戲耍,被大將王稟、趙譚誣為“必致造反”,使昏君道君皇帝下旨“追奪阮小七本身官誥”。這件事在受封將領中反響極為強烈。精明練達的柴進也這樣尋思道:“我亦為方臘處做駙馬,倘或日后奸臣們得知,于天子前讒言,見責起來,追了官誥,豈不受辱?不如自識時務,免受玷辱?!?于是他以“推稱風疾病患,不時舉發,難以任用”為由,主動“納還官誥,求閑務農”而去。柴進此舉,實為上著,說明他不但精明練達,而且頗具政治風度。在柴進的影響之下,不少受封梁山兄弟都主動納還了官誥,“出家”或“求閑”而去。與此相反,宋江和盧俊義“忠誠職守”,卻被道君皇帝所賜“御酒”“御膳”害死。由此可見,小旋風柴進并沒有被所謂的勝利沖昏頭腦,始終對封建統治階級保持著高度警惕。正因為如此,柴進才逃出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魔掌,相比之下,宋江與盧俊義也就顯得太愚蠢了,他們盡職盡責,又深得民心,卻遭到了極其悲慘的下場。
但是柴進在《水滸傳》中,是個性格比較模糊的人物,作者對他的刻畫,多采用虛筆,缺乏精雕細刻的描寫。盡管他的活動幾乎貫穿全書,但他還沒有著墨不多的花榮、秦明、顧大嫂等性格鮮明,這可能是施耐庵對柴進這樣的“龍子龍孫”缺乏較為深刻的認識的緣故,但是柴進在《水滸傳》中卻不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并且柴進的道路所揭示的社會意義則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
柴進被逼上梁山,深化了逼上梁山的主題。因為柴進是“龍子龍孫”,家有“先朝所賜誓書鐵券”,尤其是在等級觀念甚嚴的封建社會里,他自然屬于上層人物。盡管他同情與資助江湖好漢,但是他從來沒有上梁山的想法與認識。不料,卻無故遭到了滄州知府高廉的欺凌,并且險遭殺害。由此可見,小旋風柴進被封建統治階級逼上梁山,自然是對逼上梁山主題思想的深化,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作為藝術形象的柴進是富有典型意義的,盡管他的性格不甚鮮明與豐富,但是從他身上所揭示的生活哲理卻是相當深刻的。
上一篇:《說岳全傳·槍挑小梁王》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三國演義·橫槊賦詩》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