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圖
清·汪之瑞作
紙本水墨
縱七九厘米
橫五二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明末清初,山水畫日趨興盛,畫家輩出,僅安徽一地,就有新安派、姑熟派、宣城派等諸多流派,其中以新安畫派人數最多,成就最高。
汪之瑞是明末新安畫家李永昌的弟子,名列“新安四家”之一,與弘仁、查士標、孫逸齊名。“新安四家”的畫都是繼承倪云林和黃公望兩家傳統,汪之瑞的畫法也從倪、黃中化出,蟬蛻龍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山水圖
此圖畫一背面山峰,山下坡間置一臨水小屋,屋邊兩樹卓然而立。汪之瑞的畫繼承了他的老師李永昌“氣足力大”的作風,并走上了更為簡潔的道路,畫面主要以線條表現,惜墨如金,山石用寥寥幾根線條勾出輪廓,稍加皴擦,樹木出枝很少,樹葉多以橫筆作排點,皆三五筆而成,最后以濃墨點苔,十分醒目。所有的物象都經過最大限度的概括和少許的夸張,很少表現物象的紋理,只是將它們簡單的一面呈現在觀眾的眼前,再加上疏落的構圖、奇異的造型以及干筆渴墨所凸顯的表現力,使得他的作品雖然不如弘仁那樣精微與細致,卻一樣靜謐、蒼勁、高潔。汪之瑞的畫一律極為干凈,沒有大片的墨,也沒有稠密的線,疏疏幾根線條勾勒出一個清剛出塵的世界,觀之滌蕩心胸,使人不由生出“窺谷忘返,望峰息心”之意。其畫雖簡,其境卻不陋,正如他論畫所說:“厚不因多,薄不因少?!薄澳苁枘苊?有奇有正,方為好手?!?見秦祖永《桐陰論畫》)
汪之瑞作畫以線為主,在用線上有高超的技巧。他的線條以懸腕中鋒而作,如果能看到原作,仔細分辨,甚至可以看出每根線的中間有一道深深的跡痕,像是一條中軸線,這就好似為人稱道的“篆書筆意”、“綿里藏針”。這是一幀用筆極簡的山水畫,顯示出新安派的本色。
畫上作者自識“癸巳之冬象三命祝文白老社兄。瑞道人”,下鈐白文“汪之瑞印”、白文“無瑞”。又有戴洪魁題:“此前輩汪之瑞真跡,其氣高潔,其筆簡老,亦一時名手也?!?
上一篇:《黃海松石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溪橋策杖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