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書孟德傳后》簡析
蘇軾著。見《蘇東坡文集》。蘇轍在《孟德傳》中寫退伍士兵孟德在休妻、拋子后,入深山、食草木,心堅氣剛,使他在精神上懾服了猛獸,從而說明人的精神不倒,足以壓倒外界一切折磨。作者在讀此文后對其中所述“虎畏不懼己者”加以驗證。文中列舉三則見聞:一則是虎見兩小孩在沙灘相嬉,虎以頭觸孩,想待孩子發出驚懼后吃他,但小孩不知老虎可怕,虎即離去。第二則是老虎不敢吃醉漢,必待他醒后發生畏懼,才敢吃他。第三則是有人夜歸見一獸類,以杖擊之,獸即逃去;后在明月中,才知是虎。通過這幾件事,說明老虎吃人也是精神先行,人只要在精神上不畏任何強暴勢力,則一切敵人之“威無所從施”。文中顯然過分夸大精神力量的作用,但也包含了“無私才能無畏”的積極思想因素。全篇借談虎以寓人事哲理,娓娓道來,涉筆成趣,構思精巧。
上一篇:《散文·唐代·書何易于》簡析
下一篇:《散文·清代·書山東河工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