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外侮·西藏軍民抗擊入侵英軍
1903年夏,英國趁日、俄兩國為宰割我國東北地區而進行激烈爭奪之機,以要求“談判”為借口,派兵侵入我國西藏地區。侵略軍到處燒殺淫掠,激起了西藏愛國軍民和廣大僧侶的強烈反抗。他們英勇戰斗,終于粉碎了英帝國主義妄圖分割我國西藏地區的陰謀。早在1888年英軍發動了第一次侵藏戰爭,西藏軍民經過英勇斗爭,打擊了英國侵略者,但抗英戰爭還是失敗了。1890年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承認哲孟雄歸英國保護,并以則利拉為藏哲邊界,使中國失去了大片領土。1893年,中英再訂《續約》,清政府同意開放亞東為商埠。英國用武力撬開了中國西藏大門。而英國侵略者的陰謀是牢牢控制西藏,妄圖使之脫離中國的版圖。1903年,英國侵略者擬訂了一個攻占江孜、拉薩的作戰計劃,由麥克唐納少將為總指揮,集結兵力10000人分兩路進攻西藏。12月11日,麥克唐納率1000余名英軍,越過則利拉山口,于14日進占未及設防的通向江孜的要地春丕。1904年1月,英軍又從春丕出發,經帕里,至堆拉,并以和談為誘進行休整。3月底,英軍將一千五百余名藏軍包圍在曲眉仙角藏軍陣地。藏軍前線指揮官萊丁色拒絕繳械投降,用刀矛叉等原始武器與侵略軍展開了白刃格斗,斃傷英軍10余人,萊丁色和700名藏軍戰士,在戰斗中獻身。余部撤至曲眉仙角以北的古魯,奮起抗擊英軍,但未能阻止敵之兵鋒。此戰,藏軍共傷亡一千四百余人,但無一人向英軍投降。
1904年4月,英軍從古魯北犯江孜。當英軍進至康瑪以南雪那寺附近,守衛該寺的二三百藏軍以高墻堅屋為憑借,予英軍以重大殺傷,但康瑪還是為英軍所占。在藏姆章一帶峻嶺,藏軍一次又一次打退了英軍的進攻。4月11日,英軍逼近江孜,藏軍撤出江孜城。西藏地方政府迅速組織民眾武裝近萬人,并在江孜、拉薩、康瑪之間的卡羅拉山谷地段筑墻設卡,由2000藏軍守衛。5月7日,英軍向卡羅拉藏軍陣地進攻。藏軍和民團依山憑險,經過四小時激戰,擊斃英軍官兵18人,迫使英軍蜷縮于峽谷之中。由于英軍援軍增援,藏軍撤向浪卡子方向。正當英軍向卡羅拉山谷運動之時,集結在日喀則一帶的西藏民軍乘虛襲擊江孜。5月4日,民軍1000人占領了整個市區,并包圍江孜英軍的巢穴江洛林卡。5日拂曉前,民軍突襲英軍營地,英軍亂作一團。天明,民軍撤出戰斗。卡羅拉及春丕一帶英軍不斷來援,也遭受重大打擊。26日,英軍進攻營地附近的帕拉村。西藏民軍依托高屋固守,先后斃敵數十人,撤至地方政府所在地。但英軍仍未擺脫困難。6月13日,集結在春丕的英軍一萬多人,攜運輸車千余輛由麥克唐納率領,向江孜進發。23日,英軍抵江孜。7月5日,英侵略軍分兩路向江孜城和地方政府發起總攻。守衛江孜城的藏軍,一直奮勇抗擊到傍晚。江孜地方政府是民軍指揮部所在地,利用峭壁懸崖,修筑了各道防御圍墻。6日,英軍在炮火支援下發起沖擊,經幾個小時激戰,以炮火轟開圍墻缺口,蜂擁而上。民軍彈盡,擲巨石砸死砸傷英軍數十,最后被迫向拉薩突圍,江孜又陷于敵手。7月14日,英軍步騎二千,在麥克唐納帶領下,從江孜向拉薩進犯。西藏地方政府見無力挽回頹勢,竟令民軍停止武力抵抗,侵略軍遂長驅直人,8月3日占領拉薩。
9月6日,西藏地方政府與英國代表在布達拉宮簽訂了《拉薩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向英國賠款50萬英鎊,辟江孜、亞東等地為商埠,撤去邊境駐防軍,西藏政務須請示英國等等。清政府令駐藏大臣不得簽字。直至1906年4月,中英在北京續訂“藏印條約”,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挫敗了英國侵略者的狂妄野心。
上一篇:音樂戲曲·西廂記
下一篇:傳統美德·講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