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畫山圖
明·陳淳作
紙本水墨
縱五五厘米
橫四九八.五厘米
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陳淳擅長水墨花卉。他下筆幽雅輕快,開小寫意的風氣之先,與水墨大寫意的巨匠徐渭并稱“青藤、白陽”,是明代花鳥畫壇上十分了得的人物。他也畫山水,而且功力不俗。或許因為他很少畫山水,更或許被寫意花卉的盛名所掩,他的山水畫鮮為人知。《罨畫山圖》是陳淳數量稀少的山水作品中之杰作,彌足珍貴。
此圖長近五米,寬五十五厘米,應該稱得上大手卷了。長卷的構圖猶如寫文章,有起轉承合的講究,由多組景色聯綴而成。然而陳淳卻不以為然,他不受長卷構圖通常的框架束縛,只將一眼所能收盡的景色放入狹長的畫面,一個透視,一種角度,猶如照相機超廣角取景。因此,展卷便一目了然,畫家意在用明明白白的山水形象,來訴說自己與大自然親近后的感受。雖是構圖的一目了然,形象的明明白白,可在這了然和明白之中,有著曲折、深奧的藝術構思。自右至左,是一個由近景到遠景而回復到近景的視線轉移的過程,隨著從淺山平崗到高峰峻嶺的山水形象的逐次升級,筆墨狀態也從輕描淡寫向重筆濃墨逐次厚實。中段畫得明快秀逸,而且云山飄渺,層次豐富,遠眺的意境躍然紙上。兩端為近景,右端是鋪墊,應視作中景,左端最為突近,山不見頂,云埋其中,密樹深谷,水閣村落,一派清幽境象。畫家費了大力氣表現出的中景和近景,完全是為了他極不經意的中段遠景。其實,畫家最不經意的恰是他最得意的。他在跋中寫道:“嘉靖甲辰,寓荊谿之法藏寺,遠眺山色,遂效米家筆法寫此卷。”中段的遠景確實出色,筆致曠放淡然,無一點塵氛,但是,倘若沒有近景作襯作陪,遠眺的意境便要大打折扣。
罨畫山圖
從這卷山水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陳淳對山水形象的把握,繞過了山水畫所講究的皴法、樹法的線條,以濃濃淡淡的水墨將遠近高低的山形樹色、云氣水聲表現得自然生動,他借著爛熟于胸的水墨花卉技巧,借著他對墨色的高度敏感把濃重的墨氣出落得通體透明,毫無板結滯呆,而淡墨又表現得精練微茫,極堪把玩。陳淳創造性地揮灑出闊筆長皴、水墨滃郁的新技法,昂揚了他墨色飽滿的長處,給世人貢獻了一幅水墨上佳的山水長卷。
上一篇:《山茶水仙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霽雪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