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社圖
北宋·張激作
紙本墨筆
縱三五厘米
橫八四九厘米
藏遼寧省博物館
此卷內容畫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在今江西)與文人學士結白蓮社之故事。慧遠(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寧武附近)人。初學儒,博綜六經,尤精于老莊學說的研究。二十一歲出家為道安弟子,講求“般若性空”之學,講經時還引《莊子》加以參照解釋。他于太元六年(381)入廬山傳法,弟子甚眾,刺史桓伊還為之在廬山之東建立殿房,稱東林寺。寺院背靠香爐峰,瀑布懸掛,盡山水之美。又疊石為假山,環栽松林蓮荷,清泉繞階,白云滿室,極清幽之致。相傳慧遠后來在此建蓮社(亦稱“白蓮社”),有僧俗十八人,倡“彌陀凈土法門”,宣稱人死后可以往生西方“凈土”,被后世凈土宗尊為初祖。表現白蓮社這一題材,為歷史上畫家所喜愛,所作甚多,此為其中之一。
全卷用連環畫的形式,通過慧遠在廬山各種活動,如與文人學士之漫步林下,講經,或濯足清流等;圍繞這些人物,又以山石、林木、泉水等作為背景,并突出了與“白蓮社”名義相合的蓮池的描繪;圖中還畫有虎、豹、馴鹿等,這些動物都表現了馴服怡悅的神態,與高僧文士們的生活相協調。其表現手法全用水墨白描,線描繼承唐人和北宋李公麟的筆意,可以看出,相當明顯地受李公麟影響。但這種線描比之李氏又有所變化,有些近似蘭葉描。在白描的基礎上,人物的帽沿、衣褶間,山石樹干,荷葉等處再適當用淡墨加以渲染,表現出清淡、高潔、幽雅的風致。
此卷曾經清宮收藏,但《秘殿珠林》續編卻列為李公麟作品。其表現手法雖與李公麟有淵源,而整卷畫風又與李氏有所區別,其時代也要晚于李公麟。卷尾多兩宋人的題跋,如趙令畤、張激、范惇等,還有李楶的《廬山記》等。從各家題跋及畫風考察,此卷可定為張激所作。激為李公麟之甥,在畫史上不怎么有名,幸賴此卷流傳,得使后人了解其繪畫風貌。
白蓮社圖
上一篇:《后赤壁賦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萬壑松風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