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
【釋義】
用兵貴在行動迅速。
【出處】
春秋·孫武《孫子·九地》:“兵之情主速。”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將征袁尚及三郡烏丸……嘉言曰:‘兵貴神速。’”
【典故】
郭嘉,是曹操帳下的謀士,深受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敗袁紹,殺掉袁紹的長子袁譚,袁紹的其他兩個兒子袁尚和袁熙投奔到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的帳下。曹操又想要帶兵征討袁尚和蹋頓,不過有些大臣并不贊同曹操的想法。他們認為曹操一旦帶兵遠征,荊州劉表可能會派遣劉備前來突襲。
郭嘉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局勢,對曹操說:“您如今威懾天下,烏丸族依仗著地處偏遠,肯定不會有所防備。如果我們發(fā)動突然攻擊,必定可以消滅他們。如果拖延了時間,讓袁尚他們休整過來,再加上烏丸族的響應,蹋頓必定會生出奪取冀州、青州的野心。劉表空有其表,甚為嫉恨劉備的才能,所以劉備不受他的重用,他肯定不會派遣劉備突襲。您這次盡管放心去征討烏丸,不會有后顧之憂的。”
于是曹操帶兵出征,到達易縣時,郭嘉又諫言說:“用兵貴在神速。如今遠赴千里之外作戰(zhàn),物資眾多,行軍速度比較緩慢。如果烏丸族得知我們的情況,便會有所防備。不如把一些笨重的物資留下,輕裝前行,以最快的速度推進,趁著烏丸族沒有防備的時候發(fā)起進攻,肯定能夠大獲全勝。”
曹操聽了郭嘉的計策,扔掉了笨重的物資,快速行軍,直沖蹋頓的駐地。對于這突如其來的攻擊,烏丸族應之不及,一敗涂地。最后,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到遼東后也被太守公孫康殺掉。
上一篇:兵不血刃典故故事|兵不血刃釋義
下一篇:冬烘先生典故故事|冬烘先生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