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小車行
明詩篇名。七古。陳子龍作。見《陳忠裕公全集》卷五。明崇禎十年(1637),陳子龍中進士,殿試在三甲,選放惠州司李。是年六月,兩畿大旱,山東蝗蟲為災,流亡遍野。這首詩是作者出京赴任時,途中目擊饑民流離之狀而寫。全詩為:“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出門茫然何所之?青青者榆療我饑,愿得樂土共哺糜。風吹黃蒿,望見垣堵,中有主人當飼汝。叩門無人室無釜,躑躅空巷淚如雨。”開篇伊始,推出小車緩緩行走的特寫鏡頭。黃昏與塵埃渲染逃荒饑民的憊疲,小車行進之艱難。一路上災民僅以榆皮充饑,他們的愿望只是能夠喝上一口粥。末二句寫出饑荒的嚴重,具體形象地反映出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壇掌故·對床夜雨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岳鄂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