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
閱讀提示
釋義:原指畫竹子之前心中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后形容對要做的事情已經有全面的設想和安排。
出處:宋·晁(cháo)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有充分準備,做事才有把握
北宋時,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字與可,他以善畫竹著稱,有“墨竹大師”之稱。
文同畫竹是下了一番苦功的。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雨,他經常去仔細觀察竹子生長的情況、枝葉伸展的姿態、竹筍成長的細節及竹子在四季中的變化,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畫下來。
由于竹子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文同的腦海里了,所以他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只要凝神提筆,在畫案前一站,就能畫出栩栩如生的竹子。
詩人晁補之是文同的知心朋友,常和文同喝酒賞竹。他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后來人們用“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神情鎮定、沉著。
知識小窗
近義詞:成竹在胸、心中有數、胸有定見。
反義詞:心中無數、茫無頭緒、束手無策。
造句:由于小新在考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他在走進考場時顯得胸有成竹。
成語接龍
胸有成竹→竹馬之交→交頭接耳→耳目一新→新陳代謝→謝天謝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思熟慮
上一篇:成語《耳濡目染》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負荊請罪》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