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閱讀提示
釋義: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原作“目擩(rǔ)耳染”。濡:沾濕。染:沾染。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擩耳染,不學以能。”
在好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
唐代的房啟,字開士,是房玄齡的后人。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做過宰相,他的父親也擔任過高官。房啟歷任參軍、觀察使、員外郎、清河郡公等職。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房啟因病去世。當時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為他撰寫墓志銘,講述房啟生前的種種事跡。當寫到房啟的身世和家族人物時,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良好影響,“目擩耳染,不學以能”。大意是:經(jīng)常聽到、看到應有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養(yǎng)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
后來原文中的“目擩耳染”就演變成了“耳濡目染”這個成語。
知識小窗
近義詞:見聞習染、耳習目染、潛移默化。
反義詞:置若罔聞、充耳不聞。
造句:由于父親是個琴師,從小耳濡目染的他也非常喜歡樂器。
成語接龍
耳濡目染→染風習俗→俗不可耐→耐霜熬寒→寒來暑往→往返徒勞→勞苦功高→高不可攀→攀龍附鳳
上一篇:成語《程門立雪》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胸有成竹》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