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
閱讀提示
釋義: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出處:《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
鏡面王的巧妙勸導
據印度佛經記載,有一個國王叫鏡面,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十分虔誠。可是,很多臣民卻信仰那些旁門左道。鏡面王就想出了一個巧妙的勸導方法,讓他們皈依佛教。
鏡面王召集了很多盲人,一起做個游戲。臣民們都好奇地趕來參觀。
鏡面王讓這些盲人去摸大象,然后讓他們說說大象是什么樣的。摸到牙的盲人說像短木樁,摸到耳朵的說像大簸箕,摸到頭的說像巨石,摸到腳的說像搗米的臼,摸到脊背的說像屋脊,摸到肚子的說像大床,摸到尾巴的說像粗繩。這群盲人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
最后鏡面王意味深長地說:“沒有見過象的全身,自以為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沒有聽過佛法的人,自以為獲得了真理一樣。臣民們啊!你們不深入學習佛法,卻聽信那些旁門左道,還以為掌握了宇宙真諦。這與盲人摸象有什么兩樣呢?”
從此,全國臣民便舍邪歸正,虔誠地信奉佛教了。
知識小窗
近義詞:盲人捫燭、管中窺豹。
反義詞:縱覽全局、洞察一切。
造句:對事情還沒了解清楚就下結論,這不等于盲人摸象嗎?
成語接龍
盲人摸象→象箸玉杯→杯觥交錯→錯綜復雜→雜七雜八→八面威風→風吹雨打→打草驚蛇→蛇行鼠步
上一篇:成語《畫龍點睛》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破釜沉舟》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