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
閱讀提示
釋義: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yáo)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中心大意,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
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
梁朝大畫家張僧繇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一位大臣叫張僧繇。他的繪畫技術很高超,關于他的作畫水平,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有一次,張僧繇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些龍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是這四條龍都沒畫眼睛。大家問張僧繇原因,他說:“如果畫上眼睛,那么龍就會飛走的!”人們根本不相信,就一再要求他給龍點上眼睛。他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答應,把其中兩條龍的眼睛畫上。剛剛畫完,突然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兩條巨龍騰空而去,而沒有畫眼睛的那兩條龍,依然留在墻壁上。圍觀的人,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對張僧繇更佩服了。
成語“畫龍點睛”就是從這個傳說中來的。
知識小窗
近義詞:點睛之筆、生花妙筆、點石成金。
反義詞:畫蛇添足、弄巧成拙、點金成鐵。
造句:我的這篇作文寫得本來不怎么樣,可是周老師在末尾加了兩句畫龍點睛的句子后,使這篇文章顯得煥然一新。
成語接龍
畫龍點睛→精(同音)忠報國→國計民生→生不逢時→時來運轉→轉敗為勝→勝券在握→握蛇騎虎→虎視眈眈
上一篇:成語《畫蛇添足》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盲人摸象》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