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宗皇帝朝,以北狄頻侵邊境,大臣奏議: 古者和親之有五利,而日無千金之費。上曰:“比聞有一卿能為詩,而姓氏稍僻,是誰?”宰相對曰:“恐是包子虛、冷朝陽?!苯圆皇且病I纤煲髟唬骸吧缴锨嗨赡吧蠅m,云泥豈合得相親?世路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侍臣對曰:“此是戎昱詩也。京兆尹李鑾擬以女嫁昱,令改其姓,昱固辭焉?!鄙蠍傇唬骸半抻钟浀谩对伿贰芬黄?。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武陵桃源,足稱詩人之興詠。”圣旨如此稠疊,士林之榮也。其《詠史》詩云:“漢家青史內,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欲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大臣公卿遂息和戎之論矣。 ○唐·范攄《云溪友議》卷八 事亦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八、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三。
[述要] 唐憲宗李純在位日,北方少數民族頻頻騷擾邊境。大臣們奏議: 實行和親有五利,且不必動用軍隊,無日耗千金之費。憲宗說:“近來我聽說有位詩人,姓氏較冷僻,你們說是誰?”宰相答道:“恐怕是包子虛、冷朝陽?!睉椬趽u搖頭,吟了首詩:“山上青松陌上塵,云泥豈合得相親?世路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侍臣說:“這是戎昱的詩。京兆尹李鑾準備把女兒嫁給他,要他改姓,戎昱固辭不從?!睉椬诟吲d地說:“我還記得他寫的《詠史》詩。他倘若還在世,請他當朗州刺史。朗州有武陵桃花源,足以引發詩興?!贝蟪紓兟牫鰬椬谘酝庵猓僖膊惶岷陀H了。
[按語]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戎昱考》說: 上述改姓一事,是“無端增添”的。戎昱詩原作“千金未必能移性”,范攄為了牽合故事,就把“性”字改作“姓”字。此事雖系子虛烏有,但自唐至宋,詩話一再引用,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文壇佳話。
[事主檔案] 李純(778—820) 即唐顯宗。順宗子。805—820年在位。在位期間李絳、裴度等任宰相,利用藩鎮間矛盾,先后平定劉辟、李锜、吳元濟等的叛亂,其他藩鎮也表示歸附。他在藩鎮暫時臣服朝廷的形勢下,驕傲奢侈,廣事收納地方官的“進奉”,戶口流散因而更甚。元和十五年(820)被宦官陳弘志等殺死。
戎昱 唐詩人。岐州(治今陜西鳳翔)人。曾應進士試,衛伯玉鎮荊南,辟為從事。后漫游湘、桂間。建中末為辰州刺史,遷虔州刺史,貞元中卒。詩多吟詠客中山水景色,亦有憂念時事之作。宋人輯有《戎昱詩集》一卷。
上一篇:《遂作解頭 王維 李范》
下一篇:《遺書絕交 李攀龍 謝榛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