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游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時進士張九皋聲稱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門者,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試官,令以九皋為解頭。維方將應舉,具其事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貴主之強,不可力爭。吾為子畫焉。子之舊詩清越者,可錄十篇,琵琶之新聲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當詣此。”維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謂曰:“子以文士,請謁貴主,何門可見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維曰:“謹奉命。”岐王則出錦繡衣服,鮮華奇異,遣維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貴主出內,故攜酒樂奉宴。”即令張筵,諸伶旅進。維妙年潔白,風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顧之,謂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獨奏新曲,聲調哀切,滿座動容。公主自詢曰:“此曲何名?”維起曰:“號《郁輪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詞學,無出其右。”公主尤異之。則曰:“子有所為文乎?”維即出獻懷中詩卷。公主覽讀,驚駭曰:“皆我素所誦習者,常謂古人佳作,乃子之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維風流蘊藉,語言諧戲,大為諸貴之所欽矚。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為解頭,誠為國華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應舉?”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薦,義不就試,然已承貴主論托張九皋矣。”公主笑曰:“何預兒事,本為他人所托。”顧謂維曰:“子誠取解,當為子力。”維起謙謝。公主則召試官至第,遣宮婢傳教,維遂作解頭。而一舉登第。 ○唐·薛用弱《集異記》卷二 事亦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一六、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
[述要] 王維(官至尚書右丞)不到二十歲,就以文章著稱。嫻于音樂,擅長琵琶。與諸貴人交游,特別為岐王李范推重。當時進士張九皋,很有聲名,有個出入于公主家的人為他說項,公主就寫信給京城試官,令取張為第一名。王正將應試,將此事告訴岐王,請他設法。岐王說:“公主勢強,不能力爭。我為你想個辦法。你去準備十首舊作、一曲琵琶新調,過五天來見我。”五天后,岐王讓王穿上華美的綢緞衣飾,帶上琵琶,扮成樂工,去公主府第。岐王對公主說:“承你接見,所以我奉上音樂酒宴。”筵席中樂人依次前來。王年少風流,風度翩翩,站在伶人中特別引人注目。公主詢問岐王,岐王只說是個音樂行家。于是公主命他獨奏,琵琶曲調哀切,滿座感動。公主詢問曲名,王答為《郁輪袍》。岐王又說:“他不但精通音樂,詩文也遠超眾人。”公主更奇怪,向他索取作品。王獻上詩卷,公主大驚,說道:“這些都是我一直在念的作品。我總以為是古人佳作,怎么竟是出于你手?”于是下令更換衣服,坐于上座,王人品出眾,語言詼諧,座中貴客深為欽服。岐王趁機說道:“今年進士考試,如果能以他為第一名,這確實是國家人才之精華。”公主問:“為何不讓他前去應考?”岐王說:“他若不能名列首位,就不肯應考,但聽說你已安排了張九皋。”公主笑著說:“不關我的事,我也是為別人所托。王維果真應考,我自當出力。”公主召來試官,讓宮婢傳達她的命令,王遂一舉登科,名列榜首。此事后衍為明、清戲劇三種。
[按語] 王維開元七年參加京兆府試,九年及第。是時張九皋早已明經及第。此事可疑。
上一篇:《造物所忌 繆某》
下一篇:《遂息和戎之論 李純 戎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