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黃
釋義
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涂抹后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出處
晉·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故事
晉朝的清談家王衍年輕時就喜歡談書論道,某次他去當時名人山濤家中做客,離去后,山濤看著他的背影長嘆道:“唉,不想世上竟有如此聰明之人,只怕將來誤天下百姓的也是此人啊。”尚書盧欽因為聽過王衍的“合縱”之論,就舉薦他為遼東太守,沒想到王衍遲遲不去赴任,盧欽這才知道他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王衍后來為官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閑聊。他最喜歡手里拿著鹿尾拂塵,大肆談論老子和莊子的玄理,但在談論中又經常將老莊的道理講錯,漏洞百出。如遇有人質疑,王衍就隨口更改,人們說他這是“口中雌黃”。沒過幾年,羯族人石勒起義,王衍被俘,為了活命他竟勸石勒稱帝,石勒非常憎惡這種不忠行為,認為造成世道混亂、生靈涂炭的罪魁禍首正是像他這樣的奸臣,一怒之下就把王衍殺了。
用典
他們胡說什么“老右派”、“黑大炮”,“不會打仗”,這真是一派胡言,信口雌黃。
——巴金《最后的時刻》
如果孫俊英按事實講也沒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黃,憑空捏造,極盡誣蔑挑撥之能事。
——馮德英《迎春花》
上一篇:成語《余音繞梁》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借箸代籌》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