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音樂·辟斯頓
美國作曲家。生于緬因州的羅克蘭,祖籍是新英格蘭,祖父是定居在羅克蘭的意大利移民。1905年隨家遷居波士頓。青少年時代并未顯示出對音樂的興趣和才能,中學畢業后才開始與音樂親近并立志當一名作曲家。他曾在舞廳的伴舞樂隊和劇院的樂隊中擔任小提琴手,也曾在軍樂隊中擔任薩克管手。后入哈佛大學音樂系學習,畢業后繼續赴法國巴黎隨著名作曲家布朗熱學習作曲。兩年后回國到哈佛大學音樂系任教,1944年晉升為教授,1960年退休。他是美國最受尊敬的作曲家之一,曾榮獲普利策獎金、古根海姆研究資助金、紐約音樂批評家協會獎以及若干名譽博士學位。他無論在創作上和理論研究上都對現代美國音樂的發展發生巨大影響。他的創作集中在管弦樂和室內樂方面; 主要作品有八部交響樂,一部鋼琴協奏曲、兩部小提琴協奏曲、弦樂組曲《三首新英格蘭素描》、為豎琴和弦樂隊寫的《隨想曲》、單簧管協奏曲《林肯中心的節日序曲》及為弦樂四重奏和樂隊而作的協奏曲等等。他還著有許多具有重要影響的教科書,如《和聲分析的原理》、《和聲學》、《對位法》及《配器法》等。
上一篇:西方文學·音樂·巴伯
下一篇:西方文學·音樂·具體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