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過去經歷過的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是通過識記、保持、重現再認、回憶等方式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從記憶的目的性說,有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之分;從記憶的方法說,可以區分出以對材料的簡單重復為基礎進行記憶的機械記憶,以對材料的理解為基礎進行記憶的意義記憶;從記憶的時間和過程來說,有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記憶在人的生活和學習中都很重要,沒有記憶,也就不存在學習。記憶是不斷發展的,兒童時期的學習,對于記憶的發展作用很大。兒童通過有意識的學習,記憶的目的性增強,有意識記和有意重現逐步發展而占據主導地位;在方法上,逐步減少機械記憶而增強意義理解記憶;在內容上,語詞邏輯記憶逐步發展并占重要地位。在指導兒童學習時,應自覺利用兒童記憶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在充分利用無意記憶、機械記憶、具體形象記憶的作用的基礎上,使兒童形成有意記憶、意義記憶和語詞邏輯記憶。在記憶與學習的關系上,有兩種傾向,一是不重視記憶,似乎只要理解就行;二是只重視記憶,不講理解和智力發展,這都不對。基本的知識是應牢牢記住的,這是進一步學習的需要,也是發展智力的一種因素——記憶力的需要。但記憶應講究方法,要教給兒童一些基本的記憶術,提高其記憶技巧;在布置記憶任務時,應結合兒童記憶的特點。
上一篇:讓兒童了解周圍世界
下一篇:說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