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兒童活動中,一些父母不是按照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積極適當的保育,而是出于某種不健全的育兒心理(如過分地為子女的安全問題擔憂),對孩子的行為過分干涉、過多限制,至使他們的獨立性、自主性得不到發展。由于這種情況較多發生在女性身上,故而將持這種育兒態度的人稱之為“過保護媽媽”。一些研究表明,“過保護媽媽”們的子女常有以下特點: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心和責任感,性格懦弱、內向,忍耐力差,常常難以適應集體生活,而且常常體弱多病。要使兒童健康成長,必須消除過度保護現象。最根本的是,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和單身母親要努力克服養育子女過程中的焦慮心理,充分認識孩子的能力和發展水平,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種寬松、自由的環境,同時注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上一篇:“早期教育熱”
下一篇:“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眾多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