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蟫史》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清屠紳撰。二十回。有嘉慶五年 (1800) 庭梅朱氏刊本,上海申報館仿聚珍版印本。
書敘福建才智之士桑蠋生,一日乘海船南行,不幸遇風浪,船傾覆而落水。漂流至甲子石外澳,得漁民常大溜、沙小溜所救,引見于指揮甘鼎。甘鼎奇其才,依為股肱。蠋生為鼎營造甲子城,固若金湯,盜無所乘。又指揮軍民于城中掘井,以致掘得三篋天書寶笈。二人大喜,后每有所求,則發篋拜讀,疑難盡釋。
有賊首鄺天龍,自封為廣州王,得妖人婁萬赤相助,聚賊眾數千人,氣焰囂張。甘鼎與蠋生有道術高強之矮道人相助,以仙術大破婁萬赤妖法,得以擒獲賊首鄺天龍。甘鼎因功進京面圣,受兵馬總帥職。
時鎮守涼州之隴西公遭回紇部圍攻至急,甘鼎急往馳援。有天女木蘭與其弟矩兒來助甘鼎,此二人法術高強、武藝出眾,最為英勇善戰,斬將殲敵無數,回紇遂平。甘鼎為平蜀中九股苗,微服渡錦江,天女木蘭從之,路遇仙姑員夫人,甘鼎問以平苗計。員夫人授計甘鼎說: “平苗亂宜用文人,蜀中司馬季孫,相如后人,才真不世,命之持檄諭禍福,蜀中之苗,當不煩血刃?!备识Π菔芷浣獭?/p>
一日,司馬季孫偕一人至甘鼎營,拜見甘鼎云:“此吾湖海兄明化醇,闡陰陽生死之機,愿與吾同在幕府?!备识Υ笙?,遂以季孫為正參軍,明化醇為副參軍。甘鼎率軍自成都赴酉陽平苗,派明化醇行離間計,得以收服謝鬘兒及樂般。
甘鼎自酉陽進軍楚南辰州,問樂般何以平紅苗。般對曰:紅苗雖數十萬,不難驅除。苗酋噩青氣有一妖師瑪知古,持妖鏡,雖邊州千萬里,心有所向,則鏡見之; 若臨鏡而照戈甲,咒州字,皆為枯朽不任用矣。甘鼎聞言,乃派樂般子獷兒破其鏡,俘獲瑪知古,瑪知古遂歸順甘鼎。
一日,甘鼎問許、史兩都督東西兩路平苗戰況,方知李節使已被苗蠻女圍于來鳳,郭節使為妖困于西鄉。甘鼎遂派司馬季孫及天女木蘭急往援救。李節使軍中乏糧,有砭山先生及針道人來助。砭山先生善點石,針道人善點金。為解李節使之圍,針道人潛至蠻女營,獲勝而歸; 針道人再往敵營,遭敵層層包圍,幸得獷兒來救,方得脫困。
有一西洋人名珈啞喻至苗中,謂紅苗酋噩青氣道: 婁萬赤新失明,命臣來輔大王,且報與矮道人之仇,取其黨砭針二道人頭骨。噩青氣大喜,設盛宴款待,并拜國師。
甘鼎招降白苗后,因賊勢仍熾,皇上不明形勢,暫解甘鼎總帥職,著斛斯侯代其任。斛斯侯與噩青氣戰,噩使苗中能蠱漢人之少男少女誘斛,斛不識,果中奸計,幾至死,幸得木蘭、獷兒救活之。
矩兒久不在營,甘鼎問其下落。木蘭道:蚒苗悅其小而善戰,欲以女妻之,使降苗。矩兒將計就計,與苗女成婚,實為伏底苗營。斯時斛斯侯因不勝其任,將總帥印交還甘鼎。木蘭與苗戰,被困于烏蠻江苗營,幸得矩兒夫妻救出。
斛斯侯欲攻西南苗,又恐其善火攻。木蘭道,禁西南苗火器尚不難,所可慮者交趾人毒藥飛弩厲害,難以閃避。賀蘭道,梵僧教遍體涂神魚膏,則可防毒弩。
甘鼎于楚南大營與紅苗酋噩青氣大戰,敗噩軍,噩被挑落馬下,為漢兵所擒,遂歸降。噩青氣請準其率紅苗攻島賊,以將功贖罪,斛斯侯善之。噩采用謝鬘兒與魔鈐之計,敗島賊,賊首多稼死于戰車中。
其時,勢力最大之黃苗尚未平。甘鼎掃清粵海叛苗后,率軍至豫州援助石中丞戰黃苗。甘鼎命桑蠋生與鄔郁往訪常熟知縣都毛子。都毛子,善幻術,能自畫圖中見樓閣而達都天。甘鼎知都毛子有奇能,下書聘于軍,轉而薦于楚王成,楚王成問退敵之策。都毛子乃施奇術,大敗賊兵。降漢之瑪知古率萬人,直趨黃苗諸寨,斛斯侯自率賀蘭部神奇兵出黃苗背后,與苗酋蔡小武酣戰,黃苗勢大,斛斯侯未勝,隨即臥病不起,不久去世。時苗酋被俘,楚王命斬之。豫州行省傳來詔書,因甘鼎平苗功勛卓著,封為開國舅。甘鼎自請赴黔,與蔡小武戰而勝之,擒蔡小武?;蜓砸素馀氩绦∥?,以祭斛斯侯與賀蘭公。自是,終平黃苗。
甘鼎復與撫軍區星合擊交趾,苦戰而擒交趾王馗形,平交趾。甘鼎賴仙人李長腳法術,殺交趾丞相、妖人婁萬赤。至此,甘鼎大功告成,然其卻功成身退,其他平苗功臣如蠋生等,皆效法甘鼎,或辭官歸里,或掛印隱居。
《蟫史》作于清嘉慶初年,系長篇神魔小說。該書以甘鼎,桑蠋生等平定“妖亂”功成身退的故事為主線,是清末流傳頗廣的一部小說。
清代乾隆、嘉慶兩朝,西南少數民族和川陜等地勞動人民不堪忍受清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多次發動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其中,著名的川陜白蓮教起義和西南苗族起義,嚴重地威脅了清王朝的統治,遭到封建統治者的殘酷鎮壓。《蟫史》正是借神魔小說的形式,歪曲地反映了這段歷史。書中,作者從統治階級的立場出發,為鎮壓農民起義的統治者唱贊歌,丑化和貶斥兄弟民族與起義群眾。把少數民族寫成不開化的野蠻人,讓他們變成牛鬼蛇神,一會兒以人形出現,一會兒又變成野獸。作者把起義首領寫成令人可怖的妖魔鬼怪,雖然逞兇一時,但一個個都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作者自己多年在云南、廣西一帶做官,本就是清王朝鎮壓少數民族和勞動人民的幫兇。書中主人公之一的桑蠋生就是作者的自況。桑蠋生說“予甲子生也”正是屠紳生年; 書中的某些情節也與作者經歷基本一致?!断r史》開篇所云“在昔吳儂官于粵嶺,行年大衍有奇; 海隅之行,若有所得,輒就見聞傳聞之異辭,匯為一編”。這也說明了《蟫史》的情節與作者的經歷的關系。全書的情節主干——甘鼎平苗故事,更是明顯地影射乾隆六十年 “傅鼐扦苗”之事。
小說總是通過主要人物的活動來體現其思想性的。《蟫史》的第一主人公甘鼎實際上就是清朝乾隆時期殘酷鎮壓西南苗族人民起義的大劊子手傅鼐的化身。甘鼎在《蟫史》中是個忠君衛道、竭力維護封建統治的“國之棟梁”人物。但就這個人物本身而言,由于作者沒有作個性化的刻畫、描寫,只見事不見“人”,所以形象并不鮮明。實際上,甘鼎只是作者借以表達自己維護封建統治的觀念的工具。這種觀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因為甘鼎是統治階級的衛道者,所以他能得到眾多才智之士的擁戴和鼎助。作者自況的桑蠋生是跟隨甘鼎 “建功立業” 的股肱,建甲子城,得天書,平鄺天龍以至平諸苗,都離不開桑蠋生的出謀畫策之功。甘鼎所以能“屢建奇功”,正是依仗了桑蠋生、司馬季孫、明化諄這此 “足智多謀” 的軍師的籌畫。其二,因為甘鼎是封建統治秩序的維護者,所謂“替天行道”的代表,所以他能得到“神助”。先是掘地得到三冊能解一切疑難的天書,用桑蠋生的話說: “此乃天貽我主賓”;鄺天龍有妖術高強的軍師婁萬赤相助,似乎無法戰勝,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天遣法術更為高強的矮道人來助甘鼎,遂大破妖法,擒獲賊首。甘鼎平 “九股苗”,“平交趾”所向披靡,妖魔伏誅,也是仰仗了天女木蘭的仙術,仙姑員夫人的指點,以及神勇善戰的矩兒、獷兒的拚死效力。最后,作為反面人物的代表——妖人婁萬赤能夠伏誅,也是完全憑借仙人李長腳與之斗法獲勝的結果。其三,因為甘鼎代表的是統治階級的所謂“正統”,任何“邪惡”人物唯有俯首就范,將功贖罪才是唯一出路。紅苗妖師瑪知古原本是個法術高強的西洋人,他被甘鼎派去的神將獷兒俘獲以后,能“改邪歸正”,反過來率兵去打黃苗;紅苗長噩青氣,原是個“狡計百出”、“兇惡無比”的苗酋,然而“邪不勝正”,屢戰屢敗,最后伏降,并且自請將功贖罪,“攻島賊自效”,殺死了島賊首領多稼。至于謝鬘兒,樂般等苗將,更是誠心歸服,盡心盡力為甘鼎效力,并且屢建功勞。
從藝術性來說,《蟫史》的主要特色是情節曲折多變,頗為引人入勝。書中人神互出,“正”“邪”雙方斗智、斗力、斗法,想象力非常豐富,很有浪漫主義色彩。這無疑對于一般讀者來說是頗具吸引力的?!断r史》能較為廣泛流傳,這是主要原因。
《蟫史》的表現手法,可以歸結為 “幻”和“誕”兩個字。書前“社陵男子序”認為作者寫《蟫史》的目的就是追求“幻”和“涎”。所謂“幻”就是虛構,“有可為無,無可為有”,通過“幻”達到“窮物之變”,就顯出 “誕”?!罢Q”就是“怪怪奇奇,形形色色。”并且得出結論,認為“幻”和 “誕”就使《蟫史》“聳人之聞”,以“饜好奇之心而供多聞之助”,其實,這只是見表不見里的說法。從《蟫史》“幻”、“誕”這一表面特點來看,似乎與“據史實之實錄”是不相干的,其實卻不然。倒是《蟫史》小停道人序說得比較中肯。該序認為《蟫史》是“驅牛鬼蛇神與實錄中”,達到 “于世道人心之一助”的目的。這就點出了 《蟫史》的表現手法雖然是“幻”“誕”的,但作者的目的是影射歷史——歌頌傅鼐扦苗。在《蟫史》第二回有這樣一句話“怪怪奇奇書不盡啊,看予攬轡志澄清”。作者所謂的“志澄清”實際上就是鎮壓人民起義。所以說造成《蟫史》歪曲反映現實的不是 “幻”和 “誕” 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而是作者的政治立場。
另外,從《蟫史》的語言來看,由于作者有意賣弄文才,“勉造硬語,力擬古書”,讀起來令人感到艱澀生硬,詰屈聱牙。魯迅先生說《蟫史》的語言“雖華艷而乏天趣,徒奇崛而無深意” (《中國小說史略》),是十分中肯的。
上一篇:《蝴蝶媒》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西湖小史》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