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吳中士人》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吳中一士人,曾為轉運司別試解頭,[1]以此自負,好附托顯位。是時侍御史李制知常州,[2]丞相莊敏龐公知湖州。[3]士人游毗陵,[4]挈其徒飲倡家,顧謂一騶卒曰:[5]“汝往白李二,我在此飲,速遣有司持酒肴來。[6]”李二謂李御史也。俄頃,郡廚以飲食至,甚為豐腆。有一蓐醫適在其家,[7]見其事,后至御史之家,因語及之。李君極怪,使人捕得騶卒,乃兵馬都監所假,[8]受士人教戒,就使庖買飲食,以紿坐客耳。李乃杖騶卒,使街司白士人出城。[9]郡僚有相善者,[10]出與之別,唁之曰:“倉卒遽行,當何所詣?”士人應之曰:“且往湖州依龐九耳。[11]”聞者莫不大笑。
【注釋】 [1]轉運司:掌糧食、財賦轉運事務的官署。宋置轉運使,掌一路或數路軍需糧餉,后并兼軍事、刑名、巡視地方之職,為府州以上行政長官。別試:宋代規定,鄉試時士人親戚有在本州為官,或為試官,或隨親在任離本籍二千里的,由轉運司別設考場主持考試,稱別試,也叫別頭試。解頭:鄉試第一名。 [2]侍御史:朝廷監察之官。負責舉劾非法,督察郡縣,或奉使出外執行指定任務,為御史中丞的副職。常州:今江蘇常州市。 [3]莊敏龐公:指龐籍(988—1063),字醇之,單州成武(今山東成武)人。歷官延州知州,樞密副使,皇祐三年(1051)為宰相,五年(1053)罷知鄆州,后以太子太保退休,封潁國公,謚莊敏。湖州:今浙江吳興縣。 [4]毗(pi 皮)陵:常州的別名。 [5]騶(zou 鄒)卒:掌管車馬的仆隸。此泛指官府的仆役。 [6]有司:負責具體職務的官吏。 [7]蓐醫:指治瘡疽的醫生。 [8]兵馬都監:州府武官,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9]街司:巡街的低級官吏。 [10]郡僚:州的屬官。 [11]龐九:指龐籍,九是其排行。古代一般不稱人排行,如李二、龐九等,都是對同輩或后輩十分親密的人才可這樣稱呼。士人因呼“李二”遭受斥逐,這時又脫口道出“龐九”,所以引起聽眾大笑。
【譯文】 蘇州有一個讀書人,曾經在轉運司考試時取了第一名,因此自以為了不起,常常吹噓自己跟達官顯宦有關系。這時候侍御史李制正作常州知州,丞相龐籍作湖州知州。有一天,這位讀書人漫游到了常州,帶領他的徒黨在妓院飲酒,于是對官府的一位仆役說:“你前去告訴李二,就說我在這里飲酒,讓他趕快派手下官吏拿酒肴來。”李二,指的是御史李制。不一會兒,州衙門的廚房便把菜肴、飯食送來了,而且還非常豐盛。有一位專治瘡疽的醫生恰巧也在妓院,親眼看到了這件事。后來他到李御史家,說話之間談到了這事。御史李制感到非常奇怪,派人捉來那位仆役,才弄清楚原來這仆役是向兵馬都監借來的,事先受到這位讀書人的教誨,讓他到菜館先買好菜飯,用來欺騙客人的。御使李制于是杖打了這位仆役,并讓巡街的官吏告訴這位讀書人馬上離開常州。常州衙門的下屬官員有與這位讀書人相好的,出來與他告別,慰問他說:“你匆匆忙忙地要走了,準備到哪里去呢?”士人回答他們說:“姑且往湖州找龐九罷!”聽到這話的人沒有不哈哈大笑的。
【總案】 本文通過吳中士人“附托顯位”進行招搖撞騙而被驅逐的描寫,辛辣地諷刺了他厚顏無恥的丑行。文章采用撕開破絮給人看的表現手法,把他的騙局及表演和盤托出,讓人們自己去品評。作者雖然是不動聲色的客觀敘述,沒有進行直接評價,但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嘲笑卻隱含在字里行間。文章還特別注意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通過人物自己滑稽可笑的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吳中士人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卻極其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他狂傲自負、自欺欺人和恬不知恥的卑鄙伎倆。
韓玉
上一篇:河東記《葉靜能》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世說新語《周伯仁》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