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
【注釋】
選自漢·揚雄《法言·吾子》。
賦:一種文體。
麗:華麗。
以:而。
則:法度。指符合儒家的標準。
淫:泛濫,夸大。指過多的藻飾。
【賞析】
揚雄早年熱心于漢賦的創作,后來思想有了很大轉變,用儒家的眼光批判了自己,也批判了當時流行的辭賦。鋪陳事物,雕繪辭彩,是漢賦的藝術特征。所以,作者雖有諷喻之義,而讀者卻往往買櫝還珠,欣賞的只是它侈麗閎衍的辭藻。漢代王充《論衡·譴告》說:“孝成皇帝好廣宮室,楊子云上《甘泉頌》,妙稱神怪,若曰非人力所能為,鬼神力乃可成。皇帝不覺,為之不止?!笨梢娪S反諛。揚雄自己對此也深有體會,所以反戈一擊,指出賦“辭勝事”的缺點。同時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關于楚之騷賦和漢代辭賦表達的觀點:
“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strong>
意思是:詩人創作的辭賦詞采富麗但符合儒家的標準,辭賦家創作的辭賦詞采富麗但流于過多的藻繪。
詩人之賦,指屈原的騷賦(漢人亦稱楚辭為賦)。屈原曾稱自己的作品為詩。
揚雄稱屈原的賦為詩人之賦,是指屈原的賦符合《詩經》的寫作精神,即劉安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的意思。揚雄說它“體同詩雅”,有教化作用。辭人之賦指“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賦”,即宋玉之類的賦和枚乘、司馬相如的散體大賦。劉歆《七略》云:“其后,宋玉、唐勒,漢興,枚乘、司馬相如,下及揚子云,竟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諭之義?!边@兩種賦體共同的藝術特點是詞采富麗。
“詩人之賦”與“辭人之賦”的區別在于,前者是“麗以則”,后者是“麗以淫”。則,指符合儒家教化的法則,文質相稱,有助于諷諫的目的;淫,指過多的藻繪,文辭華艷,形式靡麗,內容失去諷諫的旨歸。揚雄認為,屈原的楚辭辭采華茂,合乎儒家的標準,可為法則;而枚乘、司馬相如的漢大賦“極靡麗之辭”,鋪張過分,無補于諷諫勸諭,“非法度所存”。揚雄晚年對“麗以淫”的漢大賦極為不滿,不僅理論上加以撻伐,也進行自我批評,表示不再作這樣的大賦。
揚雄首次將屈原的騷賦和漢大賦加以區別,指出其體制、內容、藝術上的差異,符合創作的實際情況,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后來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揚雄將宋玉、賈誼二人歸入辭人之賦,則有失偏頗。
上一篇: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