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青少年熱線連續接到好幾個類似的電話:西湖區某小學的一位五年級男生以前一直是班長,可是在一次班干部改選中,他意外地落選了,感到很苦惱,對學習也失去了信心。另一位孩子則來電反映,班上一些同學對送禮的“學問”非常“精通”,有的為了能當上大隊長,竟讓父母在假期里給老師送禮,有的平時則常拿一些小禮品送給同學聯絡“感情”。一位多年從事青少年心理咨詢的老師感嘆:不要讓“官本位”的意識侵蝕孩子的心靈。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對校園里的“官職”如此在意?據調查,不少學生都不假思索地舉出一大堆的好處來。比如,當班干部有“滿足感”,在同齡人中有一定的號召力。而小組長、課代表等與老師接觸機會多,可以從老師那兒得到一些“內幕消息”,如最新的考試成績、年級排名等。而最令孩子們感興趣的是,當上班干部,在老師眼里的“地位”就變了。有機會“享受”課外輔導、出外演出等“待遇”的,往往是受老師青睞的班干部。在教學上,有些教師甚至將批改學生作業、檢查復習情況等一些“權力”也下放給班干部,抬高了班干部在同學中的地位。孩子的另一個壓力源于家庭。有的家長發現在高考、中考中,優秀學生干部有附加分,便紛紛給孩子施壓。有的家長對孩子成長寄予厚望,卻很少從孩子實際出發。
上一篇:《令人擔憂的答案》中學生誤區寫作素材
下一篇:《減災自救教育有待加強》中學生誤區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