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杜甫所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抒發(fā)了自己先人后己、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寬闊胸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所寫《岳陽樓記》,以作記為名,借題發(fā)揮,表達了自己的進步思想和政治抱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古人的這種先人后己,憂于民前、樂于民后的苦樂觀,閃爍著珍珠般的異彩,歷來為后人所贊頌。事實上,凡能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文學家、政治家、英雄人物都具有這種“把艱苦留給自己,把歡樂送給別人”的高尚品格。
上一篇:《“請您不要作出最后決定”》中學生自薦寫作素材
下一篇:《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苦樂觀》中學生苦樂觀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