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不齊·陽橋與魴》注釋,意譯與解說
宓子賤為單父①宰, 過于陽晝曰: “子亦有以送仆乎?”陽晝曰: “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shù)。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子賤曰:“釣道奈何?”陽晝曰:“夫扱綸錯餌②, 迎而吸之者, ‘陽橋’ 也, 其為魚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博而厚味。”子賤曰:“善。”未至單父,冠蓋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賤曰: “車驅(qū)之,車驅(qū)之! 夫陽晝之所謂 ‘陽橋’ 者至矣。”于是至單父, 請其耆③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
—— 《宓子》
【注釋】
①單父 (shan fu): 春秋時期魯國邑名 (邑, 泛指城市, 大曰都, 小曰邑)。單父又寫作亶父。②扱綸錯餌:舉起釣桿、安上食餌。扱(cha):舉。綸(lun):釣絲。錯,通“措”,安放。③耆(qi):年高有聲望的。
【意譯】
宓子賤擔(dān)任單父城的長官,上任之前,去訪問陽晝,請教道:“您有什么管理的方法送給我嗎?”陽晝說:“子賤兄,我差得很,不懂得管理百姓的道理。只有兩點釣魚的心得,就說給您聽聽吧。”宓子賤問道:“怎樣的釣魚法呢?”陽晝說:“舉起釣竿,拋下食餌,那些迎頭而上搶食吃餌的,都是陽橋。陽橋這種魚,肉少味道壞。那些時隱時現(xiàn),對于食餌并不汲汲追求的,是魴。魴這種魚,肉多而味美。”子賤聽到這里,說:“好極了。”宓子賤還沒有到單父,一路上峨冠博帶的官員坐著高馬大車來迎接的人,絡(luò)繹不絕。子賤見后說:“快趕車,快趕車!陽晝所說的‘陽橋’之徒來了。”于是到了單父,請那些德高望重素有賢名的人和他一起共同治理單父,而不理那些逢迎鉆營之徒。
【解說】
政治家治理國家、地區(qū)、部門,都需要依靠一批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這恐怕是為官者的共識。然而如何識別屬下的品行、才能呢?宓不齊以陽晝的釣道喻之,可謂別具一格。作者以為“陽橋”者,好出風(fēng)頭,善于鉆營,專事逢迎拍馬,而內(nèi)里空虛,缺德少才,不可信托。而“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之“魴”,則具有獨立人格,是德才兼?zhèn)涞闹螄舶钪牛梢砸揽浚梢孕磐小?v觀歷史,古往今來喜愛“陽橋”的為官者大有人在,故有“遠(yuǎn)小人”的訓(xùn)誡。究其根源,之所以一直有趨奉為官者的小人在,一是為官者有權(quán)有勢,趨奉者口唱“萬歲”歌,心想分權(quán)利,所以分一杯羹;一是總有那些為官者要網(wǎng)羅親信,喜歡有人圍著轉(zhuǎn)。有此兩者,不難一拍即合,往往就形成一個個以官為核心的小集團(tuán),有此集團(tuán),也就隔絕了大眾,成為孤家寡人而不能上通下達(dá),政治清明必然是一句空話。
【相關(guān)名言】
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
——希臘·蘇格拉底
上一篇:《劉基·長人短人》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宋祁·雁奴》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