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小兒不畏虎》注釋,意譯與解說
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希揭掠谒摺;⒆陨缴像Y來, 婦人倉皇沉水避之, 二小兒戲沙上自若, 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從施歟! ——《蘇東坡全集·書孟德傳后》
【意譯】
有個婦女白天把兩個小孩放在河邊沙灘上,自己到河里洗衣服。有只老虎從山上奔過來,那個婦女慌忙沉到河里躲避,而兩個小孩照樣在沙灘上戲耍。老虎盯著他們看了許久,甚至用頭來碰碰他們,希望他們害怕一下;可是小孩玩得很專心,竟然一點也不曉得怕。老虎最后只好走開了。想來老虎的吃人,一定是先要給人以威脅,但對于不知害怕的人,它的威力就沒有地方可施展了。
上一篇:《無名氏·富便是富,有些賊形》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桓譚·屠門大嚼》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