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是怎樣發明的
在我們的身邊,用尼龍材料加工制作的各種物品隨處可見。如尼龍袋、尼龍布、尼龍襪、尼龍蚊帳和尼龍窗簾等,應有盡有。然而尼龍的發明,完全算得上是一項偶然的發明。
在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有一位名叫卡里薩斯的化學家。他先在著名的哈佛大學任有機化學教師,33歲時應聘到杜邦化學工業公司的研究所任基礎部負責人。卡羅薩斯富于想象,勤于動手,他刻苦鉆研的精神有口皆碑。
1932年夏季的一天,卡羅薩斯像往常一樣穿著白大褂早早地來到自己的實驗室。細心的他注意到一根玻璃棒的尖端上粘有乳白色的細絲,這是上一次實驗時未清洗掉的殘渣形成的。這位科學家十分好奇地用力拉了拉這根細絲,發現它不但能夠伸長,而且強度也很大。
這時候,卡羅薩斯的腦子里閃出一個念頭:是不是可以把以前實驗時失敗了的聚酰胺再加以利用呢?于是他將這種本來很有可能作廢料處理的化合物重新拿出來加熱,然后扯成細絲,看能否制造人造絲。
1935年,卡羅薩斯成功地將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被稱為“尼龍”的人造絲終于成功地制造出來了。杜邦公司立即組織力量生產尼龍,迅速占領了市場。
自進入杜邦公司以后,卡羅薩斯積極進取,不斷探索,成功地獲得了多項發明的專利,其中人工橡膠的合成尤其引人注目。
為了開發出這種當時十分緊缺的橡膠材料,他致力于低分子復合和高分子合成的系統研究,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盡管經歷過多次失敗,但這位意志頑強的發明家一點也不氣餒。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合成出了人工橡膠,名叫氯丁橡膠。氯丁橡膠之所以能夠面世,還與卡羅薩斯發明了在真空中進行反應的分子蒸餾法分不開。
上一篇:學孵小雞的愛迪生
下一篇:工匠發明了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