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勤勤懇懇的獵狗》寓言賞析
俄亥俄州的威伯克耐塔瀑布有一只獵狗, 1937年5月, 它奉命跟蹤一個嫌疑犯。一路上, 他經過了阿克倫、克利夫蘭、布法羅、錫拉庫薩、羅切斯特、奧爾巴尼,最后來到紐約。 這兒正在舉行一個盛大的西敏寺狗展, 然而,這只獵狗卻不能一飽眼福, 因為嫌疑犯乘當天的第一班船去了歐洲。 在瑟港靠岸后, 獵狗又跟著來到了巴黎、波伏瓦、加來、 多佛、倫敦、切斯特、蘭迪法諾、 貝閣瑟科伊德, 最后又到了愛丁堡。這兒正舉行一次國際羊展,為了盡職, 他不得不放棄參觀, 又跟著那人到了利物浦。可是,還沒來得及看一眼這美麗的城市,他又馬不停蹄地跟著那人回到了紐約。
在美國, 獵狗一路跟蹤經過了田納西、特那夫來、 奈阿克和皮派克。 在皮派克, 他甚至顧不上和當地的剛毛小猛犬聊聊, 因為那個嫌疑犯又日夜兼程趕往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堪薩斯城,接著又回過頭來到圣路易斯、 辛辛那提、科倫堡、阿克倫,最后又回到了威伯克耐塔瀑布。可是這時,案情大白: 此人根本不是什么罪犯。于是乎,長途追蹤一下子變成一場白忙。
在這場跟蹤中,獵狗腳趾肌肉受傷,體質大大減弱,最后,他的奔跑速度甚至比烏龜也快不了多少。此外,在跟蹤過程中,他整日把眼睛和鼻子貼在地面, 因此錯過了一個又一個觀賞美妙世界的機會。
道理: 榮譽常導致毀滅,義務常導致一事無成。
——詹姆斯·瑟伯寓言(劉海寧譯自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8年版《寓言集》)
看到這只勞而無功的獵狗,令人不禁聯想起迪斯尼動畫片中的那只明星狗——布魯托,它每每懷著好意去做一件事,可事事必以失敗告終,弄得自己狼狽不堪。
對于這只獵狗和那只明星卡通狗的評價,都體現出一種現代的價值觀。以往,忠實、勤懇的狗在西方總是被稱頌的對象,而在這篇寓言里,這只萬分忠于職守的獵狗卻受到了善意的批評與嘲笑, 由于它的盲目遵從。
在寓言中,那個所謂“罪犯”有著雙重意義:一方面,他是代表正義、法律的獵狗的對立面,因為他是邪惡的,抓獲他是獵狗的義務;而在另一方面,他又是那只可憐的獵狗的晉升臺階,只要抓住他,這只狗便可“立功受獎”了。因而,狗的榮譽地位都寄托在“罪犯”的身上了。然而,結局是出人意料的,“罪犯”不是罪犯,獵狗的一切便也落空了。
在這場追蹤中,獵狗成了一個除“罪犯”外什么也看不見的瞎子。盲目的義務感使它對“罪犯”的犯罪身分深信不疑,以致導出了后來一敗涂地的悲劇結局;過分地追逐榮譽,又使它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觀賞世界的機會。
寓言對獵狗還是寄予了不少同情的,并沒有將它的義務感與榮譽感全盤否定,而是暗示這只狗缺少一種應有的品質: 清醒的頭腦與自己的看法。正是這個致命的弱點,使它變成了一只愚蠢無能的劣犬。
中國古代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大禹最后獲得了成功,是因為他是一個人,一個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能用自己的雙手改造世界的智慧生物,而獵狗由于智力上的局限,最終一無所獲。
這篇寓言故意羅列了一大串地名,令人讀得不耐煩,可那只獵狗卻毫無怨言地從這里跑到那里,寓言借地名渲染了它的勞碌。最后,獵狗又回到了它的出發點,什么也沒得到,它的一場辛苦,只是在世界地圖上, 同時也在自己的成績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是:盲目的埋頭苦干不會有任何好結果。
上一篇:《中國寓言·動物短句四則》寓言賞析
下一篇:《亞非寓言·十童女》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