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動物短句四則》寓言賞析
拉磨的驢子
咱這種日行千里可也不易呀!
鸚鵡
我學著人的聲音,但不知是什么意思。
蛇
據說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軟的身體。
猴子
不管我有時多么嚴肅,人還是叫我猴子。
——黃永玉《罐齋雜記》
畫家黃永玉《罐齋雜記》共有漫畫83幅,每幅畫一個動物,配以獨白式短句。既是一種神情逼肖的漫畫,又是一種獨白式寓言。它主要是借助動物的一兩句獨白來揭示動物的某一本質特征,從而暗示影射某種人生現象。由于作者截取并廓大了事物的某種特征,集中并強化某種哲理意蘊或人生經驗,因而顯得格外地耐人尋味。
不論驢子的感嘆,鸚鵡的坦誠,蛇的思索,猴子的困惑,實際上都是某類人的自畫像。
拉磨的驢子,老沿著一個圈圈轉,起點便是終點,終點又是起點,周而復始,并未曾前進半步。“生命的價值”也就在這種即算是日行千里可仍在原地踏步的兜圈圈中被磨蝕掉了。拉磨驢子的感喟同那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的庸碌處世者的自我慰藉何其相似乃爾。
但是話又說回來,拉磨驢子的感嘆也情有可原之處。因為,拉磨驢子的任務是磨麥子,它必須沿著圈圈拉磨才能磨出面粉來。它的勞績不表現在馱貨起點與終點距離的長短上,而是體現在圈圈的多少上。從這一點看,驢子還要勝過不知道進取的庸人。
鸚鵡的獨白,坦誠得可以。它不解人意,卻能把幾句簡單的言語學得十分逼真、維妙維肖,并且百說不厭。這是鸚鵡獨有的本領,也是它獨有的悲劇。在人類社會中有沒有這種人呢?只知單純模仿的人,不懂裝懂的人,對上級指示照本宣科的人,一切沒有真知而愛好吹牛夸口的人,何嘗不是如此!
蛇在思索,研究自己為什么有一副柔軟的身體,據說是因為道路曲折所致。但是,道路曲折本來是意味著艱難險阻,必須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才能前進。而蛇的前行卻舒坦得很, 自如得很,既無須“流汗”更無須“流血”。人類社會不是也有這樣一種人么?這種人“一副柔軟的身體”,毫無節操,不敢碰硬, 見到危難便溜之大吉,見到有權有勢者便巴結逢迎,見到有利可圖便盡力鉆營。他們左右逢源,應付裕如,還往往以社會的復雜作為自己行為的借口。蛇還知道研究自身,這些人是不是也應捫心自問呢?
猴子的困惑實際上包涵著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的表象離不開事物的本質,猴子可以模仿人的嚴肅表情,但不具備人的本質。何況,它也只是“有時”嚴肅,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是輕佻搗蛋的,猴性大發,干出各種惡作劇。猴要變成“人”,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艱苦過程。任何人想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純潔的“人”,想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頂天立地的“人”,必不能滿足于一時的猴子式的模仿。
上一篇:《歐美澳寓言·動物王國里的革命或胃與四肢》寓言賞析
下一篇:《歐美澳寓言·勤勤懇懇的獵狗》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