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學·揭傒斯·曉出順承門有懷何太虛》原文、賞析、鑒賞
步出城南門,悵望江南路。 前日風雨中,故人從此去。
〔1〕這是一首懷人詩,由懷人而寄托別離的傷感,是揭傒斯至大二年的作品。順承門,元時北京城南門名。何太虛:何中(公元1265~1332),字太虛,樂安(今江西樂安)人。揭傒斯(公元1274~1344),字曼碩,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他少有文名,元成宗大德初,經程鉅夫、盧摯薦舉入朝。仁宗延祐初,又經舉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后為奎章閣授經郎、集賢學士、翰林直學士、侍講學士,參與修遼、金、宋史。他與虞集、范槨、楊載號稱元詩四大家。其文敘事嚴整,用語簡練精當;詩亦清麗婉轉,別有風韻。謚文安。著有《揭文安公全集》。
何太虛是揭傒斯的摯友,他于至大元年進京,卻壯志難酬,怏怏而返。 揭傒斯與他同病相憐。 在別友之際作《送何太虛南歸》、《重餞何太虛》等。這首詩是他別友數日后再經順承門的追想之筆。該詩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質樸的語言,凝聚了作者對朋友深深的同情和無盡的懷念,也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失意與惆悵,歷來被人視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上一篇:《冰心·春水》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白居易·暮江吟[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