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法國]貝爾特麗·貝克·水晶姑娘》鑒賞
[法國]貝爾特麗·貝克
這是一個透明的玻璃小姑娘,因為她的媽媽在生她的前夕,曾經希望得到一套玻璃杯盤。
她的名字叫水晶。但她對自己是玻璃人,感到特別惱火: 因為只要她一跑動,父母就沖著她叫道:
“當心,別摔碎了!”
吃早餐的時候,她正準備喝牛奶咖啡,就聽見大人叮嚀:
“太燙了,別忙喝,要不,你會炸開的!”
吃過晚飯以后,她又總是聽見:
“別接近火,要不,你會化掉的!”
而且她要想吃塊糖不被人瞧見,根本辦不到,因為她渾身都是透明的。
不過,當一個玻璃人有時候也挺有趣: 大人從來不揍她,因為害怕把她打碎了,最多用手指頭輕輕彈她一下。一彈,她的臉蛋就發出水晶般清脆的聲音:“叮……叮……”
夏天,她穿一件薄紗裙子。當陽光透過她的身子時,也沒人對她說:“離開這里吧!這里有太陽。”
她洗臉不用香皂,只用一點洗玻璃的去污粉。她和別的小朋友一樣每天都去上學。媽媽在她的透明的頭發上系上一個蝴蝶結。她戴的帽子上面繡著兩個字:“易碎”。她的女同學們特別喜歡她,因為她們能夠透過她的背看見她寫的東西,并且仿效抄襲。她的水晶嗓子特別動聽,所以在音樂課上她總是第一名。她寫的作文,文風明朗,女教師十分欣賞。
除了透明,她還有另外一個更加美好的特點: 她從不撒謊,她的小嘴只說真話。她的父母因為有這么誠實的女兒感到十分自豪。這一年,她爸爸媽媽為了獎勵她,答應在她生日這一天,滿足她提出的一切要求。但是水晶什么要求都沒有,她只需要幾個小小的瓶子和一點水,這對她來說就是最漂亮的玩具了。
水晶既然不提什么要求,父母就給了她一個一百法郎的錢幣。圓圓的錢幣,就像月亮那么美麗。
水晶把錢幣帶著,跳跳蹦蹦地到郊外去游玩。
可是,她剛走出城,就發現錢幣丟失了。
她的玻璃頭發當當響著,她的牙齒嚓嚓響著,她的心也丁零丁零地跳了起來!她那明亮的眼睛噙滿了眼淚。這時她聽見林子里的鳥兒在呼喚她,可是,她得趕快回去找錢幣呀。她在路上又跳又蹦,說不定錢幣就是那會兒從口袋里掉出來的。她一路上找呀,找呀,可就是找不到。
天晚了,她得趕快回家。一想到爸爸媽媽知道她丟了錢幣該怎樣生氣,她就發怵。
快到家時,她看見鄰居站在她家的門口。
“水晶姑娘,你在村子里玩得痛快嗎?”老婦人用顫顫巍巍的聲調問她道。“你的錢幣呢?你沒把它放進攢錢罐嗎?”
水晶沒有回答就走過去了,就好像她沒有聽見老婦人說話似的。但她立刻感覺到身上有什么東西咔嚓響了一下。“哎呀!我打嗝了。”小姑娘自言自語說。
她心里老惦著爸爸媽媽生氣的事,就這樣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里。
“你今天下午玩得痛快嗎?”爸爸問她。他正在廚房里修理一把椅子。
玻璃姑娘感到腿不好使喚了。她只點了一下頭,看起來就像剛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無法答話似的。立刻,她身上發出了更大的咔嚓聲。
“你咳嗽了嗎?”爸爸問她。
這時,水晶姑娘已經跑回了自己的房間,她剛走進房里,媽媽就輕輕地推門進來了。她問女兒:
“親愛的,你玩得好嗎?”
“好。”水晶回答。
她剛撒了這個謊,玻璃身體就發出一聲可怕的炸響。她大叫一聲,就碎成了一千片。每一塊碎玻璃都發出悅耳的丁當聲,然后一塊塊地漸次沉默下來。
“我的女兒!我的女兒!”母親嚎啕痛哭著。
“丁零,丁零。”一千塊玻璃齊聲回答。
可憐的媽媽不怕把手劃破,仔細地拾著碎玻璃,一塊也不愿意漏掉。她把玻璃片裝進籃子里,顧不得回答她丈夫焦慮的詢問,急忙跑去找醫生。
可今天是星期天,醫生都不在家。幸好一個過路人給她介紹了一個接骨醫生。他住在一條偏僻的街上。掛在寓所大門上的發綠的銅牌上刻著哥特式的字母,字跡已經辨認不出來了,所以她不知道醫生的姓名。母親用顫抖的手按著門鈴,門鈴發出一聲嘆息。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一個彎腰駝背的老女仆才開了門,把水晶的母親帶到一個陰暗的到處被蟲蛀蝕過的客廳里。四周的鏡子并沒有照出客廳的陳設,而只照出了一些半明半暗的角落。窗簾上繡的小人物好像在竊竊私語。一會兒門簾一動,接骨醫生走了出來。他的外表就像一只猴子的幽靈,或是漫畫里的一股青煙。
水晶的媽媽把碎玻璃交給他,懇求他修復成玻璃姑娘。
接骨醫生敲敲所有的玻璃,說:
“我很愿意試一試,不過你是要冒風險的。好吧!把她留在我這里,明天再來看。”
第二天,爸爸媽媽懷著希望來到接骨醫生的住處。他們看見女兒躺在長沙發上,已經完全修復了,顯得比過去更加美麗。可是,她再也不能動彈了,她變成了一尊玻璃的塑像。
爸爸媽媽大聲哭喊著,掐著自己的手。接骨醫生安慰他們說,每年一次,他們能夠看見女兒活過來像過去一樣。
媽媽把女兒放在自己的房間里。每年的圣·水晶日①玻璃姑娘就復活了。為了活動腿腳,她在房間里跑來跑去。她喝水,吃飯,向父母敘述在三百六十五個夜里做的夢。
可是,夜幕一降臨,玻璃姑娘就打起嗝來,她咳嗽,發抖,一下子就沉入了夢鄉,一直睡到來年的圣·水晶日。
(劉芳譯)
注釋:
① 圣·水晶日是作者杜撰的節日。
坦率地說,經過世俗歷練的大人們來讀這篇童話,感覺一定不那么水晶般透明澄凈了,因為時間和滄桑早已將感受童話的心靈層層覆蓋了,大概再怎樣的打磨也折射不出晶瑩剔透的光澤了。只有“水晶姑娘”可以,因為她變成了雕像,永恒地透明著。
白雪公主的問世,是因為她的媽媽在大雪紛飛的日子,坐在窗邊縫衣服,不小心被針扎破手指,血滴在雪地上,這個王后突發奇想,盼望她生的孩子,皮膚像雪一樣潔白,像血一樣紅潤: 果不其然,白雪公主誕生了。無獨有偶。水晶姑娘的呱呱墜地,是因為她的媽媽在生她的前夕,“曾經希望得到一套玻璃杯盞”,于是,水晶姑娘出生了。白雪公主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水晶姑娘是玻璃人。同是來到人間的女孩,后者的想象是跨越式的,具有審美的陌生感。
其實,一開始我們或許已經預料到了水晶姑娘的結局,如此美麗透明的人兒,怎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呢?她是一切都向人敞開的,“她的小嘴只說真話”,她風清月朗地來了,給人們帶來歡喜和快樂,雖然人們明白她是“易碎”的,但似乎并未意識到水晶姑娘很快將離他們而去。這一天終于來了——水晶姑娘炸成了一地碎片。
這是整篇童話最令人揪心的段落。水晶姑娘生日那天,父母送給她一枚錢幣作為生日禮物。在郊外游玩途中,她發現錢幣丟失了。遺失錢幣(盡管只是一枚價值一百法郎的錢幣)就是遺失財富,人類對錢幣的觀念肯定影響了水晶姑娘。她脆脆的肩無疑承擔不了這一“過失”。終于,原本一塵不染的水晶姑娘沾上了塵世的一粒灰塵,她水晶般透明的心產生了裂縫——
她一開始只是以沉默來掩飾內心的真實,當媽媽追問喪魂落魄的她玩得好不好時,她言不由衷地回答:“好。”
誠實的底線一旦突破,水晶姑娘也就喪失了水晶的本色。水晶姑娘轟然倒坍了。她死在了她自己的謊言里。這無疑是以特異的想象給人類的一個深刻警示。
如果不是小題大做的話,童話里那枚“錢幣”仿佛一個現實生活的隱喻,與剔透的水晶姑娘來自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是塵世的,一個卻是天界的,天界的水晶姑娘仿佛一道彩虹,是塵世的人們向往的美麗,她可賞可觀,但很脆弱,一旦被塵世的污濁所沾染,就不復存在。
當然,人們是希望美好的東西永遠相伴的。童話的后半部分,接骨醫生出場了,接骨醫生在童話中似乎帶有“巫”的色彩,在神秘的夜色中,幽靈般的醫生把水晶姑娘修復了,只是她不再是鮮活的生命。
貝爾特麗·貝克的這篇童話在結構上亦如同水晶姑娘般明凈,極短,極清澈,如林中水滴,也似一枚透明的水晶,綴連起人性純美純真的內心世界。水晶,與其說是人類童年的明澈,毋寧說是人類心靈世界的底色吧。
(龔靜)
上一篇:外國童話《[芬蘭]揚松·魔法師的帽子(節選)》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英國]羅爾德·達爾·好心眼兒巨人(節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