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章”是會意字。金文從辛,從曰。小篆訛為從音,從十。隸變后楷書寫作“章”。
《說文·音部》:“章,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十,數之終也。”(章,音樂一曲完了叫一章。由音、十會意。十,是十進位數的末尾數。)
“章”的本義為雕制玉璧花紋。泛指花紋。如柳宗元《捕蛇者說》中說永州的蛇“黑質而白章”,就是說它是黑色的身體、白色的花紋。由雕刻之意引申指戳記,也指身上佩帶的標志物。如“印章”、“袖章”。
特指古代臣子給天子的奏疏、奏本。法規由文字分條分節寫成,故又引申指條款、法規。如“約法三章”。進而引申指條理。如成語“雜亂無章”。
音樂可以比喻為聲音的花紋,故又引申指樂曲的一章。
上一篇:《立》字義,《立》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立》
下一篇:《端》字義,《端》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