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陳啟佑《永遠的蝴蝶》全文|賞析|讀后感
〔臺灣〕陳啟佑
那時候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爍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我們就在騎樓下躲雨,看綠色的郵筒孤獨地站在街的對面。我白色風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
櫻子說她可以撐傘過去幫我寄信。我默默點頭,把信交給她。
“誰教我們只帶來一把小傘哪。”她微笑著說,一面撐起傘,準備過馬路去幫我寄信。從她傘骨滲下來的小雨點濺在我眼鏡玻璃上。
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雖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過馬路去幫我寄信。這簡單的動作,卻要教我終身難忘了。我緩緩睜開眼,茫然站在騎樓下,眼里裹著滾燙的淚水。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來,人潮涌向馬路中央。沒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這時她只離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遙遠。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生命里來。
為什么呢? 只帶一把雨傘?
然而我又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了。她是要幫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寫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我茫然站在騎樓下,我又看到永遠的櫻子走到街心。其實雨下得并不大,卻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而那封信是這樣寫的,年輕的櫻子知不知道呢?
媽: 我打算在下個月和櫻子結婚。
選自《小說界》創刊號
【賞析】 法國著名美學理論家狄德羅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可能打動人心?!蔽⑿托≌f家族中,也有主要以表現主人公的情緒為特色的,一般稱之謂情緒小說,《永遠的蝴蝶》(以下簡稱《蝴蝶》)就屬于這種類型作品中以情緒“打動人心”的出色篇章。
情緒指的是人的心境,也就是人對外界刺激所采取的一種內心態度。情緒表現是微型小說中打動人心、獲得藝術感染力的一個內在因素。作為情緒小說的《蝴蝶》,著重于對主人公主觀情緒的抒寫,環境情緒氛圍的描述。但這種情緒的產生并非無源之水,總是和人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刺激息息相關。因此,一般通過對事物的敘寫,導引出人物情緒的產生和發展。
作品一開頭,就用冷色的調子,畫出故事發生的時間、氣候、地點等特定場景。敘述“我”和主人公櫻子在騎樓躲雨,看到街對面的綠色郵筒,“我”有一封給南方母親的信要寄。因為下雨,兩人只帶一把傘,“我”本想自己去寄,可櫻子卻主動要“幫我”去。這里首次表露她與他之間的深情,她的略帶俏皮的說話和準備撐傘的動作,也給讀者留下了一個主動熱情、活潑大方的美好印象。
接著,寫櫻子突然遇難。她過馬路時,不幸被汽車撞倒。作者并沒有詳細寫出這個慘不忍睹的場面,只是從“我”的感覺中,首先聽到的是“一陣拔尖的煞車聲”,這是符合客觀事物真相的實寫,點出車禍的發生。繼而,對她被撞而后彈得老遠的描述,則采用變形的虛化寫法?!拔摇毙撵`上突如其來遇到這個轟雷般的打擊,情緒上產生了劇烈的震蕩,因而也使自己的感覺發生了變形的錯覺:“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卑雅魅斯摶癁橐恢弧懊利惖暮保摇拜p輕地飛了起來”,這簡直把這場不幸詩化了,這是不是有悖于客觀真實呢? 不! 根據變態心理學理論,“我”在這特定時空下,悲慟過度,長歌當哭,對眼前的一切發生了錯覺,他把對她的熾愛化作無比美麗的形象——蝴蝶,在輕輕地飛,緩緩地飄。他仿佛喪失了自我意識的控制而陷入迷茫的心理狀態,“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边@是符合特定時空下的心理真實的。繼而,作者寫出了他“茫然”地站在原地,“眼里裹著滾燙的淚水”等外在表現,又寫他似醒未醒的心理感覺。他覺得“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來”,一切時間和空間都凝固起來。而她只離我五公尺,雖然物理距離很近,但心理感覺卻是那么“遙遠”,因為她已屬于“別一世界”。他為發生這意外的悲劇痛心著,反思這不幸的經過,懊惱著種種產生這場悲劇的“差錯”,反復地嘮叨著,希望時空能逆向倒轉,恢復原先的美好面貌??墒?,客觀的真實是無情的,時間永遠只能往前推移,不可能逆向再現。這些都描摹出他主觀世界中情緒狂濤的起伏和變化。
繼而,作者進一步寫出他情緒發展到頂點的熾烈狀態——出現了迷狂式的幻覺。他沉入冥冥的幻覺之中,出現了現實已經不存在而只留在印象中的幻象: 又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幫我寄信。一會兒,又看到櫻子走到街心而永遠停在那里。這些櫻子幻象的映現,是“我”在愁痛的強烈情緒支配下所產生。心理學證明,在感情積郁太厚,一般的想象已無法表達情懷時,便會不知不覺地發生幻象。霍布士說:“對于幻象,是男主人哀痛和愛戀之情熾烈化的結晶,就藝術美的角度看,它更具有虛幻、朦朧、荒誕的美學品格。
作品的最后一筆,點明那信上告訴媽媽的,正是他倆下月準備結婚的消息。這不僅解開了開頭寄信的懸念,而且更加深了“我”對櫻子的懷念,加重了作品的悲劇色彩,加濃了整個作品的悲哀情緒。
全文以“我”的情緒發展為線索,從正常的感覺寫到變形了的錯覺,再至幻象化了的幻覺,顯示出主人公悲痛情緒的變化歷程。但它并不割斷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既寫出了現實環境,如三次寫“雨”,又寫出了盡管是十分簡單的動作,淡化的故事情節,不過他們只是作為情緒組合的對象,都已融在一個有機和諧的情緒王國之中了。
上一篇:《永遠不許你丟掉它》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沒頭腦的小老鼠》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