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犧牛是什么意思
【典源】《莊子·列御寇》:“或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 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于太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 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 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先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 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譯】 楚威王得知莊周賢能有才,就派使者前去重金禮聘,準備任莊周為相。莊周笑對楚使說:“千金,堪稱重利; 國相,也堪稱尊位了。可你見過郊祭時用的犧牛嗎? 身披繡衣,吃的是好料,最終還是牽進太廟被宰割,成為祭品。那里它再想做普通的牛活下去,也是辦不到的了。你趕快離開吧,不要污辱我。我寧肯在草野嬉游而自得其樂,也不愿在朝為官受羈絆,終生不做官,才是我最愉快的事啊!”
【釋義】 后以此典表現不愿出仕,甘于隱居。
【典形】 廟犧、慕文犧、太廟犧、畏犧、莊叟惡犧牛、牛憚為犧。
【示例】
〔廟犧〕 宋·陸游《短歌行》:“人生禍福難遽論,廟犧烏得為孤豚?”
〔慕文犧〕 清·王夫之 《廣落花詩》:“隙影早知同塞馬,錦衣何用慕文犧。”
〔太廟犧〕 清·唐孫華《述悲》:“臨危悔別華亭鶴,披繡空憐太廟犧。”
〔畏犧〕 宋·陸游《村居酒熟偶無肉食》:“歌鳳倀倀類楚狂,畏犧齪齪笑蒙莊。”
〔莊叟惡犧牛〕 唐·羅隱《村橋》:“莫學魯人疑海鳥,須知莊叟惡犧牛。”
上一篇:天未喪斯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夸父逐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