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對苦難
楊絳先生走了,這個105歲的老戰士,走完了她的一生,同時,也為她與苦難搏斗,永不低頭的征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先生這一生,命運多舛。青年時,恰逢戰亂,流離失所;中年時,遭遇文革,受盡磨難;晚年時,喪女喪夫,寥落一人。生活給了她無盡的磨難,以強硬的態度,把艱辛注滿了她的一生。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毕壬褪沁@樣一個人,她永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無論迎接她的,是狂風還是暴雨。在流離失所時,她寫出了《稱心如意》《弄假成真》等劇本,至今仍在上演;在十年浩劫中,她寫出了《干校六記》,以幽默的態度記錄下遭受的一切,然后繼續微笑;即使到了孤身一人的晚年,她仍筆耕不輟,93歲時《我們仨》問世,96歲時《走到人生邊上》出版,感動和影響了無數人。
先生是一個堂吉訶德式的英雄,即使孤身一人,即使面對重重磨難,也從不曾放棄過抗爭。生活給了她無盡的苦難,可她卻把苦難變成了財富;生活把她打壓至塵埃中,可她卻在塵埃里,開出一朵向陽的花,繼續笑對著人生。
先生是一個女子,一個弱女子,可正是這樣一個弱女子,經受住了生活的磨礪。而這個社會中有許多人,他們實在應該向楊絳先生學習。因為他們在面對苦難時,總是喜歡退縮;他們拒絕苦難,只想要一帆風順的人生。更有一些人,吃了一點苦,便大聲抱怨,感嘆世事的不公,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永遠沒有那種與困難抗爭到底的決心與毅力。這樣輕易被生活打倒的人,怎會取得成就?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扛住了大雪給的苦難,因而得以傲立于寒冬,而其他的植物,扛不住風雪,便只得藏于雪下,不見蹤影。
在這樣一個充滿著機遇與挑戰的社會中,笑對苦難的精神不可缺少,只有笑對苦難,才有勇氣戰勝苦難,才有可能戰勝苦難。楊絳先生曾這樣說過:”人生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越濃烈。”磨和搗使得原本平常的香料香得濃烈,同樣的,困難和挫折也能使我們平凡的人生變得精彩。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闡明了少年與國家的關系。在這里,我衷心的希望,中國的少年們能笑對苦難,戰勝苦難,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讓少年的中國因少年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從而豪邁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
上一篇:付心依《離歌》原創高中作文
下一篇:魏夢瑤《網絡之語顯創新》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