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摧地塌;海嘯山崩拼音,天摧地塌;海嘯山崩對偶成語介紹
天摧地塌;海嘯山崩拼音:tiān cuī dì tā;hǎi xiào shān bēng
【上】摧:毀壞。天塌落,地沉陷。形容發(fā)出巨大聲響。或比喻發(fā)生重大事變。◆也作“天塌地陷”。《三國演義》五回:“眾諸侯聽得關(guān)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
【下】大海洶涌咆哮,高山轟然崩裂。形容氣勢宏大,不可阻擋。◆也作“山崩海嘯”。陳凱《竊案追魂》:“這大概是暴風雨來臨前的蓄力,是驚雷炸響前的蓄力,是海嘯山崩前的儲備。”
【綜】形容聲響巨大,氣勢猛烈。比喻驚天動地的大事變。
【例】① 《東周列國志》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個個揚威,分明似海嘯山崩,天摧地塌。”② 這是一個海洋中的島國,雖然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經(jīng)常發(fā)生天摧地塌、海嘯山崩的大地震,因此旅游事業(yè)經(jīng)常遇到擱淺。
【辨】可顛倒使用。
上一篇:《大腹便便》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天經(jīng)地義》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