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摘”是形聲字。小篆從手,啻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摘”。
《說文·手部》:“摘,拓果樹實(shí)也。從手,啻聲。一曰:指近之也。”(摘,采摘果樹的果實(shí)。從手,啻聲。另一義說:摘是指摘的意思。)
“摘”的本義為摘取果樹的果實(shí)。如《新唐書·承天皇帝傳》:“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泛指摘取、摘下。如李白《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又引申指選取、摘錄。如李賀《南國》:“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dāng)簾掛玉弓。”
摘
“摘”是形聲字。小篆從手,啻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摘”。
《說文·手部》:“摘,拓果樹實(shí)也。從手,啻聲。一曰:指近之也。”(摘,采摘果樹的果實(shí)。從手,啻聲。另一義說:摘是指摘的意思。)
“摘”的本義為摘取果樹的果實(shí)。如《新唐書·承天皇帝傳》:“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泛指摘取、摘下。如李白《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又引申指選取、摘錄。如李賀《南國》:“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dāng)簾掛玉弓。”
上一篇:《攪》字義,《攪》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攪》
下一篇:《曠》字義,《曠》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