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道斷;苞苴公行拼音,言語道斷;苞苴公行對偶成語介紹
言語道斷;苞苴公行拼音:yán yǔ dào duàn;bāo jū gōng xíng
【上】原為佛教語,指含義深奧微妙,非言辭所能表達(dá)。后指無處可以說話。魯迅《華蓋集續(xù)編·“死地”》:“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慘殺徒手請愿的市民和學(xué)生的事,本已言語道斷,只使我們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
【下】苞苴:送禮的包,代指行賄的禮物。形容公開送禮,賄賂盛行。《荀子· 大略》:“苞苴行與? 讒夫興與?”
【綜】正義之言無處訴說,賄賂之事到處盛行。形容沒有民主可言,社會腐敗。
【例】在一個言語斷道、苞苴公行的社會里,老百姓有話無處說,沒錢別辦事,真是萬般無奈,寸步難行。
上一篇:《言行一致,表里相應(yīng)》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設(shè)言托意,詠桑寓柳》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