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木芙蓉》詠木芙蓉詩鑒賞
劉兼
素靈失律詐風流,強把芳菲半載偷。
是葉葳蕤霜照夜,此花爛漫火燒秋。
謝蓮色淡爭堪種,陶菊香濃亦合羞。
誰道金風能肅物,因何厚薄不相侔。
木芙蓉是一種淡雅素美的花,劉兼對它格外喜愛,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的起筆就很有特色,首先描繪的是動態的木芙蓉,“素靈失律詐風流”,素靈指木芙蓉,“失律”本指行軍不守紀律,這里是形容木芙蓉不同凡響,百花盛開的時間為春天,而木芙蓉則盛開在深秋,所以說它是把花草的芳香偷到了半年以后。“強把芳菲半載偷”這一句巧妙地點明了木芙蓉花開的時間是在百花凋零之后的秋天,也贊美了木芙蓉的花香,這兩句把木芙蓉描繪得俊俏瑰麗,活潑頑強,富有生機。
“是葉葳蕤霜照夜”,是對木芙蓉葉的贊美。“葳蕤”在這里有茂盛而紛披之意。這一句寫出了木芙蓉在深秋夜里,凌霜獨立,英姿勃發,充滿活力。“此花爛漫火燒秋”,贊美了花的火紅色彩,俊美的花姿。這一句與首句的“素靈”并不矛盾,因為木芙蓉初開時為白色或粉紅色,色彩淡雅,因此稱“素靈”,而到了傍晚,花朵變為紫紅,象火在燃燒。這句與第一句相呼應,一方面寫出了作者觀花時間上的推移,也表現了作者觀花之細,愛花之深,以至流連忘返。這兩句是對木芙蓉的正面描繪。贊美了它枝葉的旺盛,花朵的繁茂,作者的喜愛之情也融于其中。
“謝蓮色淡爭堪種”是化用了鮑照對謝靈運的評價,謝詩“如初發芙蓉”,但在這里不是說謝詩,而是形容蓮花不事鉛華,色彩清逸,與木芙蓉有相似之處,但蓮花雖美,卻不能在深秋季節栽種,因為它不能經霜而開,“陶菊香濃亦合羞”,指的是陶淵明喜愛菊花,他的園中多種菊,那些菊花生長茂盛、香氣濃重,雖然也可在秋季開花,但在木芙蓉面前,也要感到自愧不如,這兩句用蓮花、菊花作比較,烘托了木芙蓉的可愛,作者用“謝蓮色淡”、“陶菊香濃”極力贊揚了蓮菊,又用“爭堪種”、“亦合羞”來貶蓮菊而贊木芙蓉,這樣的起落轉折有力地表達了作者對木芙蓉的喜愛之情。
詩的最后兩句是對木芙蓉的品格和勁節的贊美,“誰道金風能肅物,因何厚薄不相伴,”作者用反問的方式結尾,含蓄深刻,頗具韻味,金色的秋天可以肅殺萬物,風吹霜打可使百花凋零,草木枯萎,但木芙蓉恰在此時次第開放。嚴霜沒能壓垮它,它以自己的芳姿秀色使蕭索的秋天煥發了春天的氣息,這并不是秋風對它厚愛,而是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這兩句雖非直接贊美之辭,不過卻更進一步表現出木芙蓉之美麗與頑強。
作者反復渲染了木芙蓉的美,層層深入,將它的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這首詠物詩有了一定深度,并向我們展示了作者自己的心靈,作者贊美木芙蓉的品格,實際上正是自己的寫照。
上一篇:黃滔《木芙蓉三首》詠木芙蓉詩賞析
下一篇:張立《詠蜀都城上芙蓉花》詠木芙蓉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