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垂絲海棠》詠海棠詩鑒賞
瞿佑
裊裊東風拂苑墻, 天機呈巧織仙棠。
玉欄斜搭酣春睡,銀燭高燒照晚妝。
華屋雨寒愁緒亂,綺窗日暖唾茸香。
詩成尚有纖毫補,愿醉佳人錦瑟傍。
瞿佑(1341—1427)字宗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文學家。幼有詩名。永樂年間因作詩獲罪、謫戌保安十載、遇赦放歸,有《詠物詩》、《存齋遺稿》、《歸田詩話》等。他所詠的垂絲海棠系海棠之一種。屬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梗細長,與萼同為紫色。花紅色,下垂。宋梅堯臣《海棠》詩曰:“要識吳同蜀,須看線海棠。燕脂色欲滴,紫蠟蒂何長!夜雨偏宜春,春風一任狂。當時杜子美,吟遍獨相忘。”其中“線海棠”即因其花梗細長如絲故稱。范成大《垂絲海棠》曰:“春工葉葉與絲絲,怕日嫌風不自持。曉妝為誰妝未辦,沁痕猶有淚胭脂。”,“不自持”三字寫出了垂絲海棠絲絲飄蕩弱不禁風的情態。
而楊萬里的《垂綠海棠》則寫得更為形象逼真。“無波可照底須窺,與柳爭嬌也學垂。破曉驟晴天有意,生紅新曬一絢絲。”諸家吟詠在前,瞿佑后來能否居上,且看他的這首七律。
首句“裊裊東風拂苑墻,天機呈巧織仙棠。”寫在春天東風輕輕吹動苑墻,花柳搖曳其中之時,大自然的天然機巧呈現在垂綠海棠之上。“織仙棠”即仙棠如織,來往交錯如織,動態逼真鮮明。接著兩聯具體刻劃垂綠海棠形象外貌。“玉欄斜搭酣春睡,銀燭高燒照晚妝。”將海棠擬為佳人,儼然幅美人春睡圖。蘇軾曾有詠《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所以海棠又有此稱。這里瞿佑借用詩典寫垂絲海棠斜搭玉欄,酣然春睡,至傍晚黃昏、秉燭賞看,更是別有情致。這是對垂絲海棠外在形態的形象刻劃。“華屋雨寒愁緒亂,綺窗日暖唾茸香”則是對垂絲海棠內在神韻的描寫。其立意點仍是同佳人春睡一脈相承。華麗美好的屋內春雨帶來寒意,垂絲海棠雨中紛撥撩亂,真象是愁緒亂。而當雨過天晴,窗前明日高照,又花蕊開放,輕吐茸香。這兩聯對仗工整,形象鮮明。處處圍繞佳人春睡運筆,緊扣垂絲海棠“垂絲”這一特點行文。語意巧妙雙關,刻劃維妙維肖。結尾“詩成尚有纖毫補,愿醉佳人錦瑟傍”是作者自抒胸臆。詩成之后還有纖毫,即那絲絲海棠垂絲不就象那細細的毛筆之毫,可以來補充詩之不足嗎,我真愿醉臥在佳人錦瑟旁與之相伴。一派喜愛海棠之情油然而生。瞿作將垂絲海棠比作佳人并不是首創,但緊扣垂絲海棠自然特點來展開描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應該說頗有獨到之處。特別中間兩聯,刻劃逼真、形象,結句又涉筆成趣,與題旨關合,是一首寫得較好的詠物之作。
上一篇:鄭守仁《雨中海棠分韻得肉字》詠海棠詩賞析
下一篇:文征明《垂絲海棠》詠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