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勇敢面對
作為上帝欽賜的“萬民之父”,亞伯拉罕受到了全體猶太人的敬仰。亞伯拉罕和上帝達成協(xié)議,每年要祭祀上帝。祭祀是上帝和猶太人達成的契約。
祭祀時,猶太人必須準備三歲的雄牛、雄山羊和山鳩等祭品,并把它們殺成兩半放好,意思是如果上帝的臣民違背了契約,下場將和這些牛羊一樣。
有一天,上帝獲悉有兩個城鎮(zhèn)的人民違反了他的教諭,便準備毀滅這兩個城鎮(zhèn),作為破壞契約的懲罰。亞伯拉罕聽到這個消息,不忍心人民被殺、城市被毀,于是就代表人民出來和上帝談判。
亞伯拉罕沒有畏懼上帝,表現(xiàn)得足夠機智和勇敢。他對上帝說:“如果城里有50名正直之人,難道也得跟隨惡人一起遭受毀滅嗎?難道上帝不愿看在正直之人的份上寬恕其他人嗎?”
上帝作了讓步,說:“如果該城有50名正直的人,就看在他們的份上饒恕該城。”
可是,亞伯罕拉進一步請求說:“如果僅僅缺少5人便湊足50人,是不是還得毀滅該城呢?”
上帝又作了讓步,他應允如果有45個正直人,也可以饒恕該城。然而,亞伯拉罕仍不滿意,步步緊逼,說:“如果是有40名正直人呢?”
上帝步步后退也步步為營,雙方談判繼續(xù)進行,幾經(jīng)討價還價,還是爭持不下。亞伯拉罕毫不畏懼,義正詞嚴地問上帝:“把擁有正直的人的城鎮(zhèn)全部毀滅,合乎正義嗎?”
上帝當然不想做不合正義的事情,最后他答應:“如果有10位正直的人,就不毀滅該城。”
亞伯拉罕看到努力已到最大限度,雖然問題只得到數(shù)量上的解決而未達到質(zhì)量上的解決,但也只得同意了。非常令人遺憾的是,兩個城鎮(zhèn)加起來,居然沒有10名正直的人。
原來人人都有缺點,而真正正直的人并不多。亞伯拉罕萬分悲痛地看著自己的努力和希望化為泡影。上帝堅持契約原則,降大火和硫黃將兩城夷為了平地。
面對強勢對手,切不可退縮,一定要勇敢面對,討價還價,爭取最大利益。談判亦是如此。在談判中,任何一方都想多得利益,因而唇槍舌劍不可避免。
為了在談判中爭取最大利益或降低損失,一定要據(jù)理力爭,切不可放棄,要戰(zhàn)到最后一刻,這樣才可在談判中贏得主動,取得談判的勝利。
在談判時寸土不讓,不給對方絲毫好處是極不可能的。最好的選擇是在預先考慮好的合理范圍內(nèi),以小換大,討價還價,盡可能爭取利益,如此一來,方可使己方的損失達到最少。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誰肯愿意讓別人白白占了便宜?因此,在談判中一定要不畏強勢,據(jù)理力爭,否則,就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談判絕不僅僅是坐在談判桌前平靜地交換意見,它更是一幕精心策劃的戲劇,需要不畏強勢和討價還價的藝術(shù),是彼此間勇氣和智慧的較量;通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和一定的妥協(xié),雙方才能達成一致。
在談判中,務必要把自己放在與對方平等的位置上,否則就會陷于被動,失去利益。
上一篇:面試百余次后,我懂得的面試之道
下一篇:不要去抱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