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地給他贊美
羅斯福的競選參謀阿奇·巴特曾就頌揚這一問題作過準確而有益的評論。
一些與羅斯福打過交道的人都認為他似乎永遠不會犯錯誤。他們總是這么重復:“太難以想象了,這真是個奇跡!他是多么超凡脫俗啊!”巴特稱這些人為“瘋狂的搖尾者”,對于羅斯福,巴特也很欽佩他。但他從不像那些人一樣恭維羅斯福,所以,他在羅斯福那里得到了別人得不到的敬重。
大人物們實際上并不喜歡那些無止境的恭維。尤其是羅斯福,他很討厭那些總是說“是”,不停唱贊歌的人,與之相比,他更歡迎敢于說真話甚至批評他的人。
的確是這樣,沒分寸地贊頌還不如不贊頌。要謹記:絕對不要隨便去恭維他人。尤其是對于陌生人,最好在了解了他的喜好和潛在的虛榮心之后,再嘗試頌揚這一策略。試想,如果一個陌生人在見面之初,就對我們的頭發和指甲大加贊美,恐怕無論是誰都會對此不悅。
但是,那種委婉的、間接的贊頌卻往往萬無一失。
可以想象,假如得知有人在背后稱頌你,你會不高興嗎?但如果親耳聽到,也許會心生反感,甚至懷疑說這話人的目的呢。就是因為間接聽到,才使這種贊揚變得如此美妙動聽起來。因為人們總是認為,背后說壞話是常事,而背后的贊揚則肯定是發自內心的。
“鐵血宰相”俾斯麥就長于此術。如果他想駕馭一位和他作對的下屬,他就會故意在別人面前贊揚他。因為他知道,他的話一定會很快傳到那個對手那里的。切斯特菲爾德說:“這種策略沒有破壞性。在第三者面前贊揚他,這個第三者為了獻殷勤,多半會傳達給他聽,為增強效果,他很可能會夸大其詞。無疑,這是各種恭維策略中最愉悅人、最讓人放心的一種。”
貝克斯是前任軍事部長,也是克里夫蘭的律師。前不久,在芝加哥法庭上,他就運用了此策略。當他向一位出生于外國的法官陳述案情時,他假裝偶然地說了一句贊譽非美國本土公民的話,結果給這位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種策略很簡單。假如約翰·史密斯對自己講故事的本領引以為豪,那么,我們就可在他面前稱贊某人怎樣擅長講故事。對此,他也會特別高興。切斯特菲爾德伯爵說:“讓他洋洋自得,這便是恭維人的訣竅。你夸獎他人的優點,如果他也具備,那么,你夸獎他人和夸獎他有殊途同歸之妙。”
在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時,威爾遜運用此策略,緩解了他和布萊恩的關系。事情是這樣的,有人把威爾遜多年前寫的一封信公開了。在信中,威爾遜曾發誓把布萊恩打敗。這個突發事件自然讓威爾遜有些難堪,但他并沒直接澄清事實。后來,在一次華盛頓的宴會中,他見到了布萊恩。趁此機會,他夸贊了布萊恩的品格,還對他聞名于世的緣由大加贊賞。不久,布萊恩就親熱地向他表示,不再為那封信的事而耿耿于懷。
對大人物而言,頌揚是他們用來駕馭和團結人的一種有力工具。大人物們從不吝惜贊揚他們的下屬。也許最可靠又有效的贊揚是這樣的:在對方感覺沒有足夠信心時,我們的贊揚也許會決定他的成敗。女人永不厭倦丈夫贊美自己是個好主婦,同樣,男人很珍視來自于上司的贊賞。
上一篇:幽默助你在爭論中取勝
下一篇:想辦法讓他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