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越分享越茂盛
快樂的感染力是驚人的,它甚至能以雷電之速四處散播開去,把一個人的快樂,引發為一群人的狂歡。在這個現象之外,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發問:為什么快樂會有如此強烈的感染力?而諸如財富、成功這一類的“高貴”名詞,也未必具有如此這般的感召力?其實,很簡單,我們的身體需要快樂。與之相比,人們對財富、成功等的需求度,并不及快樂。所以,可以肯定地說:人們對于可以使自己快樂的事物更敏感,也更容易接納。
亨氏公司的董事長亨利·約翰·海因茨就懂得這個道理。他的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所經營的產品多達200多種,年銷售額高達60多億美元,是超級食品王國,也是美國頗負盛名的大企業之一。此外,亨氏公司的勞資關系被公認為“全美工業的楷模”,而且亨氏公司還被譽為“員工的樂園”。
很多人在對其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研究之后發現,在亨氏公司里處處充滿了分享的快樂。董事長海因茨更是愿意將自己的快樂與他人共享。例如,有一次海因茨因身體欠佳,保健醫生建議他到佛羅里達休假。員工們知道此事后對他說:“你的確應該好好休息了,工作太忙了,你一年到頭也難得享受一次旅行的快樂。”但是海因茨走后沒多久就回來了,面對員工充滿疑惑的眼神,他說:“一個人玩沒有意思,還是大家在一起更好些!”員工們很快發現,海因茨指揮工人,在工廠中央安放了一個大玻璃箱。里面有一個龐然大物,有膽大的人走近細瞧,原來是只短吻鱷。海因茨介紹說,它重達300多千克、身長約4米、年齡為150歲。“怎么樣,這個家伙看起來挺好玩的吧?”海因茨笑著問道。員工們異口同聲地說:“好玩。”海因茨繼續說道:“這個家伙令我興奮,給我這次佛羅里達之行留下了最難忘的記憶。請大家工作之余一起與我分享快樂吧!”原來,這只短吻鱷是海因茨從佛羅里達特意為員工們買回來的。
如果我們都像海因茨一樣,把快樂帶給周圍的每個人,用積極的心態感染他人,那么,我們也會活得更加有意義。快樂是最常見,也最常經歷的一種情緒體驗,不管一個人的經歷有多坎坷,他的一生也一定會嘗到快樂的滋味。但是,我們幾乎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即一個人的快樂只是他自己的事。他成功了,所以他快樂;他戀愛了,所以他快樂;他喬遷新居了,所以他快樂……他不知道,當他因成功而快樂的時候,他的家人和朋友也會跟著很快樂;當他因戀愛而快樂的時候,他的父母、朋友和他的戀人也會因他的快樂而快樂;當他因入住新房而快樂的時候,他的家人、父母甚至同事也會因他的喬遷之喜而快樂。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人的快樂是只能獨自享用的,“見者有份”對它來說才是最適用的。
哈佛大學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教授詹姆斯·福勒共同完成了一個“快樂傳染”的實驗。他們二人發現,快樂情緒能夠感染親人、朋友、鄰居和室友等。他們估算出,如果社交網絡中有一個人感到快樂,其朋友和兄弟姐妹感到快樂的可能性分別會增加9%到14%,而室友和鄰居增加快樂的可能性分別為8%到34%。
同時,他們還證明,快樂通過人際傳播,最多能持續傳播1年、影響3個社會圈子的成員。據推算,當某個群體中有一個人感到快樂時,他的快樂情緒可能會感染給“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可能性為5.6%,這意味著一個人的快樂情緒比5000美元更能讓他興奮,因為實驗證明,5000美元只能讓一個人增加2%的幸福感。
生活中,如果無人分享你的快樂,那么你的快樂是淺薄的。只有當快樂成為大眾的,它才實現了真正的價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快樂,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無時無刻找到快樂。所以,我們不如把快樂傳遞給別人,一傳十、十傳百,最后變成與世界同樂,這才是快樂最好的歸宿。
哈佛人生箴言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教授認為:分享快樂、傳播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要你心中有理解、有寬容,那么快樂將越分享越茂盛。分享快樂,得到的是別人,收獲的是自己;分享快樂,享受的是別人,領悟的是自己;分享快樂,抓住的是別人,幸運的是自己。
上一篇:平凡低調的人生蘊藏著偉大和神奇
下一篇: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