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多年前,美國新澤西州的西橘車站上,一個衣著襤褸的人從一列貨車上跳了下來。他叫愛德溫·巴尼斯,是一個街頭流浪漢。與其他流浪漢不同的是,他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的合伙人。
來到了愛迪生的公司后,他明確地告訴接待者,自己要成為愛迪生的合伙人,他的不自量力令他遭到了職員們的無情恥笑。
但是,巴尼斯并沒有因此而放棄,當愛迪生聽說了他的事情以后,破例允許他擔任了公司里的清潔工與設備維修工。巴尼斯在這一職位上一做便是多年,直到有一天,他聽到愛迪生的銷售人員正在對一件新發明進行嘲笑——那是一臺口述記錄機,所有人都認為它一定賣不出去:秘書比機器明顯更好用。此時,巴尼斯站了出來:“讓我來吧,我可以將它賣出去!”
從此,他從清潔工變成了推銷員。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巴尼斯跑遍了整個紐約市。長久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他賣出了7部口述記錄機。當他拿著自己擬訂好的全美銷售計劃來到愛迪生的辦公室時,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成為愛迪生口述記錄機的商業銷售伙伴。
事實上,為了做到這一點,在這之前,巴尼斯幾乎將一切都放棄了,他時時刻刻想的就只有一點:與愛迪生成為合作伙伴,他總是將自己當成愛迪生的合伙人,并以合伙人的身份去思考問題。
換句話來說,在正式成為愛迪生的合伙人之前,他便已經為自己做出了清晰的定位:成為愛迪生那樣的成功者。雖然,現實生活中他一直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職員,但在思想上他早已是一個國王了。
人的思維能到什么高度,決定了他的成就能有多大。思維絕非一時的想法,而是一個在經過綜合考慮、長期思索之后做出的明智決定。
有三個工人在砌一堵墻,有人經過時問他們在干什么。甲說:“我們在砌墻。”乙說:“我們在建造高樓大廈。”丙說:“我們在建設城市。”幾年之后,甲依舊在砌墻,乙成了建筑工程師,而丙則成了城市規劃設計師。
這個故事很明顯地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思維有多深,他就會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多遠。那些不愿意運用自己的思維,不去進行思考的人只能原地踏步,直至生命的結束也不會有任何成就。
在西部淘金狂潮時,許多人都前赴后繼地跑到阿拉斯加等黃金產地瘋狂淘金。但是有些人卻不是去淘金,他們發現,在淘金的地方,很難找到水源,所以干凈的水在那里就成為最為稀缺的物品,于是他們就從外地運水去賣。那些淘金者為了生存,只好用挖出的金子交換水。
幾年過去了,真正淘到金子的人沒幾個,而在路邊向淘金者賣水的人卻都賺了大錢。最后,淘金的人大都死于饑渴,而賣水的人卻大多衣錦還鄉。為什么淘金者沒有成功,而賣水人卻成了真正淘到金的人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因為賣水的人根據當地的情況,打開了自己的思維,想到了一條更好的出路。反正都是為了發財,既然賣水也能發財,并且更簡單、更安全,為何不去賣水呢?
條條大道通羅馬,成功的道路也有千萬條,只要認真去尋找,總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這就需要我們練就一雙慧眼,能根據自身條件,多進行思考,選擇一條與眾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大學第21任校長艾略特說:“人類的希望取決于那些知識先驅者的思維,他們所思考的事情可能超過一般人幾年、幾代人甚至幾個世紀。”人生充滿了成功的種種可能,只要你敢想,并付諸努力就一定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思維。成功有時僅僅是在別人忽視了一次機會時,你將它捕捉住了。而能否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機遇就要看你有沒有超人的深度思維了。
上一篇:快樂,越分享越茂盛
下一篇:感受為人處世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