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時刻地提醒自己
在青島海信電器公司的歷史中,有兩次電視機的展出,使得海信人刻骨銘心。第一次展出,是在1997年春天的廣交會前后。那還是生產12寸電子管黑白電視機的時候。
在這次廣交會上海信電視機的展出,不是因為海信電視機“好”,而是因為在全國舉行的電視機質量評比表彰會上,海信電視機因質量“太差”而被展出的。
差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被展出的這臺電視機在做震動試驗的時候,組裝時能夠分離的部件幾乎全部脫落,讓參觀的人看到了和認識到了什么叫質量差和差的程度。而且,這臺電視機的展出,是放在廣交會展廳上最顯眼的地方。
那叫什么“展出”呀?就是拿出來“示眾”。那次廣交會上的展出,使海信人的面子全都丟光了。當時的海信人才真正懂得什么叫“丟人現眼”,如果當時展廳有條地縫,在場的海信人都會鉆進去。廣交會后,海信領導把這臺電視機搬到了廠子生產車間繼續展出。
如果說在廣交會上的展出,是讓海信人丟盡了面子,是被動的;而后來在廠子里的展出,則是海信領導立志改變現狀,是讓全體海信人在感到難堪、羞愧中,確立“質量是海信生命和形象”的信念,增強質量意識,是臥薪嘗膽、立志要奪回面子,打翻身仗的展出,是主動的。
第一次展出,海信人把壞事變成了好事。兩年后,海信電視機在全國電視機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雖然是二等獎,那可是本省在全國爭得的第一塊獎牌,它使海信人一洗當年的“羊城之辱”。
接著,1995年海信通過國際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在中國質量協會組織的“全國質量管理”的評選活動中獲得了殊榮。第二次展出,是海信在贏來一串串殊榮之后的事情。
1996年的一天早晨,海信員工像往常一樣上班。當大家走進工廠大門的時候,看到在門廳最醒目的位置上,擺放著一臺海信牌TC2518KB電視機。
在該機的顯示屏上,一個引人注目的紅色箭頭所指的顯示屏與機殼鑲嵌的地方,牢固地夾著一顆小的螺絲釘。機旁還有一張蓋滿了“合格”字樣的工藝流程卡。
就這樣,一顆小的螺絲釘竟然逃過了KB、總裝、質檢層層人們的眼睛,一直流到了包裝房,險些流向市場。這次展出,使領導和員工們的震驚不亞于上次。領導和員工認識到,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說起來容易落實難。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雖然天天喊,但在一些人頭腦中還是沒有完全扎根,或剛扎根又開始飄起來了。為了“警鐘長鳴”,他們把這臺海信牌TC2518KB電視機于是就一直擺在員工一進門的門廳里。
有的員工好心地對領導說:“咱們廠經常有來參觀的,這臺機器總擺在這兒,有礙廠的聲譽,還是把它搬走吧。”
但領導堅決地說:不!這臺機器擺在這兒挺好,可以讓它時刻給海信人提個醒:“質量意識在心中絲毫不能松懈,質量品質在手中絲毫不能馬虎。”
青島海信之花,在兩次展出中越開越艷。海信電視機兩次“展出”的故事,再次告訴了人們這樣一個哲學道理:出了問題是壞事,也是好事;出了問題,是遮丑,還是亮丑。兩種不同問題觀,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海信領導高明之處在于,敢于亮丑。所以,能夠把壞事變成好事,使企業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的循環中發展。而有一些領導在發生的問題面前,不是亮丑,而是千方百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結果,使企業的問題越積越多。我們都應該向海信學習,把丑當成“警鐘”,做到“警鐘長鳴”。這樣,很多問題都會消滅在萌芽之前。
上一篇:要抓住問題要害
下一篇:要有一個長遠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