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用價值的要多深交
當今社會人際關系越來越商業化,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人都有一種危機感,或者說有不同程度的壓力感。試想,如果你正處于只能維持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或者事業發展的緊要關頭,卻不能做到“有事”就“有人”,那么,再多的友誼對你來說都解決不了生計問題,都是不利于事業發展的。
“有事”當然包含許多內容。“有事”時才“有人”是當前存在的普遍現象。“求人”辦事也就是“有人”,如果“有事”時“無人”,那只能說明你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缺乏處世、辦事的能力,缺乏維系人際關系最基本的條件。
方圓做人,不僅要內方,而且要外圓。這樣,你才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貴人之間,再難辦的事也會成為小菜一碟。
宋孝杰是一位被偽滿政府遺棄的算盤先生。1945年日本投降后,也同時宣告了偽滿政府的垮臺。宋孝杰作為偽滿政府的一等理財會計,開始變得沒有著落了。
第二年,他只得離開長春,到人生地不熟的四平混飯吃。在四平的時候,他結識了當地的大財主趙老漢——趙正。當時,趙老漢正為孔祥熙收購黃豆。因數額巨大,而且賬目混亂、零散,趙老漢手下的三位會計用了三天的時間都未算清賬目。結果宋孝杰只用了半天的功夫就把賬目算得毫厘不差,贏得了在場人的一片贊譽。
為了結交趙老漢,他把自己的絕技傳于趙老漢的女婿陸煥章。不久,陸煥章被調到孔祥熙身邊做事。因戰事不斷,宋孝杰輾轉到了長沙,因車馬勞累,他一病不起,很快身上的所有積蓄都花完了,店老板叫人把他抬到路邊等死。
正巧,趙老漢的侄子(陳明仁的護衛官)路過,認出了宋孝杰,忙打電話通知陸煥章。陸煥章人在南京,于是親自派人將宋孝杰接到府上養病。宋孝杰痊愈后,陸煥章舉薦他到孔祥熙身邊做事,不久便去了美國。后來,陸煥章到臺灣后遭人暗算,只身一人來到美國,求到宋孝杰門下,宋孝杰慷慨解囊相助,幫助陸煥章重建膠鞋廠。十幾年過去后,陸煥章的小生意做成了大買賣,宋孝杰的華商銀行也越辦越火。兩人遂成為了生死之交。
按中國傳統心態來看,社交不應該有目的,應該“以清會友,別無所求”,應該奉行一種無為哲學。誰要是在交往中注重了交往對象的使用價值,然后想方設法接近他、利用他,這就被認為“太勢利”。但在今天,如果誰持有這種心態,并且依然為自己標榜“以清會友,別無所求”,可以肯定,他將永無出頭之日。
根據現代社會的交際觀念,社交有三個基本目標。我們不能只強調信息共享、情感溝通而拒絕相求相助。我們不能把相求相助都當成“勢利”來看待。為了相求相助而社交,這不是“勢利”,這是每一個人必需的社會行為。我們不妨設想,有這么一個人,他既不能與你信息共享、情感溝通,也不能與你相求相助,你會和他做朋友嗎?恐怕不會。可見,人際交往還是有選擇的,選擇就是一種目標的體現。
與貴人建立“關系”,并不一定意味著與比自己身份高、地位高的人交往。所謂貴人,就是對自己有所幫助,有所益處的人,即能給我們的生活與事業帶來便捷與機會的人。所以,這種“勢利”從根本上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勢利”,而在于互利互助。
上一篇:替上司背“黑鍋”的方法
下一篇:永遠不要靠爭執解決問題